重點保障水泥等礦業發展需求!《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發布
近日,《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規劃》對江蘇“十四五”期間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作出全面部署。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主要目標。《規劃》提出,統籌礦產調查勘查,力爭新增一批資源儲量,穩定資源保障能力,合理調控開發強度,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省礦產年開采總量預期在2.1億噸以內,礦山總數預期在320個以內,差別化調控10 種主要開采礦產開發強度。
在總體布局方面,《規劃》提出,對接江蘇多重發展戰略,礦產加工產業產能需求,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及美麗江蘇建設,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要優化開發布局,重點保障水泥、巖鹽、芒硝、金紅石、石榴子石、石英等礦業加工發展需求,推進礦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慮江蘇各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地質條件、找礦潛力,明確了規劃期內江蘇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工作的重點區域、重點礦種。根據資源稟賦條件與開發現狀,確定開發重點礦種。根據蘇南、蘇中、蘇北不同地區經濟發展要求,資源稟賦條件,礦產勘查開發需求等提出了差別化的勘查開發總體布局。明確劃定重點調查評價區、重點勘查區、重點開采區、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省級重要礦產保護礦區等規劃分區,以及勘查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等,有序開展調查勘查,合理配置資源。
在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方面,《規劃》提出,以頁巖氣、鈦礦、金、晶質石墨等國家戰略性礦產為重點,兼顧油頁巖、地熱(干熱巖)、石英巖、金剛石等礦產,劃定7個重點調查評價區,同時鼓勵在連云港、鹽城、南通等沿海有資源條件地區開展涉海礦產調查評價。重點實施江蘇干熱巖資源調查評價工程,摸清資源潛力,探索適用干熱巖勘查技術體系。按照“突出蘇北、兼顧蘇南”的布局原則,以鈦礦、晶質石墨等國家戰略性礦產,以及鍶、石英巖等為主要目標礦種,劃定6個重點勘查區。加快推進蘇南宜興、溧陽地區水泥用灰巖勘查,探明資源儲量,緩解礦山后備資源不足。
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方面,《規劃》共劃定13個重點開采區、8個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和19個省級重要礦產保護礦區。提出2025年全省開采總量預期在2.1億噸以內、礦山數預期在320個以內的開發強度調控目標。確定10個主要調控礦種,其中煤炭、水泥用灰巖等2個礦種年開采總量定為約束性指標,鐵礦、熔劑用灰巖、建筑石料、凹凸棒石粘土、巖鹽、芒硝、地熱、礦泉水等8個礦種年開采總量定為預期性指標。鼓勵引導礦山規模化開采,優化大中型礦山比例。2025年,全省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比例預期在75%以上。
《規劃》充分體現了鮮明的江蘇特色,在深入推進礦地融合的同時,持續提高礦產開發保護水平,積極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建筑石料保障能力,并以創新改革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