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蓬萊查獲一起水泥商標侵權案件
山東蓬萊市現有水泥生產企業近20家,僅北溝鎮就有6家水泥廠。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個別小水泥廠打起了傍他人品牌的歪主意。近日日,蓬萊市工商局查獲了一起假冒山東蔚陽集團水泥廠產品的商標侵權案件。
可疑水泥現工地
4月10日,在蓬萊市劉家溝鎮的一建筑工地上,負責抹灰的工人十分納悶:以往,混凝土抹上墻幾分鐘后就開始凝固,可是今天,水泥抹好后卻遲遲不凝固。而水泥與沙子都是嚴格按照規定配比的,水泥由工地統一采購,都是山東蔚陽集團水泥廠生產的“蔚陽山牌”水泥。工地負責人得知此事后,意識到水泥可能是假冒產品,立即向蓬萊市工商局反映。
接到舉報后,蓬萊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的執法人員迅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在工地上,工商人員提取了使用過的水泥包裝袋,將未拆封的成品水泥就地封存,隨即聯系蔚陽水泥廠的技術人員前來協助調查。
水泥廠的技術人員聞訊火速趕到現場,經過辨認,認定這些水泥是假冒的。“包裝袋印制的內容雖然和我們廠的一樣,但是字體模糊,圖案的位置也與我們廠的有差別。”技術人員肯定地說,“最重要是,我們廠里的包裝袋都是正反兩面印刷的,而這些包裝袋全是單面印刷。”廠方請求工商部門協助打假,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賠本買賣”露破綻
工商執法人員立即決定對此案進行立案調查。但是除了水泥包裝袋外,現場找不到任何別的線索。據工地負責人介紹,水泥是通過一個姓張的中間人購買的。執法人員讓其以結算水泥款為由,通知張某立即到場。
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張某態度強硬,始終不承認自己送來的水泥是假冒產品,只說這些水泥是自己從半路上截來的,他在大道上看到有拉水泥的大貨車后,直接攔下與之洽談,并讓司機轉送到工地。
張某沒有固定的營業場所,也沒有營業執照,更沒有可供查扣的物資,案件調查一時陷入了僵局。
通過進一步詢問和調查,執法人員得知,工地經張某購買的水泥,價格是每噸240元,蔚陽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出廠價為每噸225元,而正常情況下,從蔚陽水泥廠運到劉家溝鎮,運費為每噸17元。按張某的說法推斷,運貨司機將水泥送到工地,每噸的成本價格就在243元左右,也就是說,張某每調運一噸水泥送到工地,不但掙不到錢,每噸還要賠上3元錢,顯然不合情理。
張某無法自圓其說,只好擺出一副一問三不知的架式。執法人員決定通過外圍調查,積極尋找辦案線索。
經過多日調查,執法人員了解到,張某在當地從事這種“對縫”生意多年,主要與本地水泥廠打交道,與他聯系頻繁的貨車車主大都是蓬萊北溝鎮的。據此,執法人員認為,這個生產假冒水泥的窩點肯定就在蓬萊。
經過連續多天的艱苦調查,執法人員終于在劉家溝鎮的一家水泥廠發現了疑點。當時,執法人員在遠處觀察時,發現這家水泥廠的大門緊閉,有專人把守,門口還拴著兩條大狗,一見生人靠近就狂吠不已。工廠的煙囪濃煙滾滾,大貨車進進出出P,一看就知廠內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每當有貨車出入,守衛人員都會不厭其煩地打開大門,等車輛過后馬上關閉大門,顯得很神秘。
“又不是生產黃金,大白天的還怕有人來搶嗎?這家工廠一定有鬼!”看到這一場景,執法人員當即決定入廠檢查。
造假窩點一鍋端
果然不出所料,看到執法人員出現,工廠的看門人迅速將大門鎖死,隨后就走開了。執法人員在門外多次向內喊話,廠里沒有絲毫動靜。為了防止造假證據被銷毀,在當地公安部門的協助下,工廠門鎖被撬開,執法人員一擁而入,迅速展開調查。
結果發現,這家水泥廠正是假冒“蔚陽山”牌水泥的生產窩點。在工廠的生產車間和倉庫里,工商人員現場查扣了5610400個假冒“蔚陽山”水泥的包裝袋和已經裝袋的假冒水泥40余噸。在過磅處,執法人員還發現了這家水泥廠冒牌水泥的外銷記錄。
在大量的證據面前,這家工廠的負責人不得不承認自己仿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銷售水泥的事實。“因為蔚陽山水泥廠就在蓬萊,本以為仿冒本地的品牌很難被客戶識破,而且我們跟客戶都是通過單線聯系的,大門看得也很緊,可沒想到還是被你們給查到了!”這家水泥廠的負責人不無沮喪地說。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當中。
編輯:zhaofei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