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廣東省發展散裝水泥“十五”計劃

廣東省水泥工業協會 · 2001-10-23 00:00 留言
提高水泥散裝率,發展商品混凝士,是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減少環境污染,推進水泥生產和工程施工技術進步,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經濟技術舉措。為使廣東省散裝水泥的發展能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現制訂廣東省發展散裝水泥“十五”計劃。

一、“九五”計劃前四年回顧

1、取得的成績

(1)散裝水泥供應量持續快速增長?!鞍宋濉逼陂g,廣東省散裝水泥供應量因種種原因增長比較緩慢?!熬盼濉逼陂g,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以市場需求引導企業供散的正確方針得到充分體現,開創了“九五”前四年飛躍發展的新局面,1996-1999年供散量累計達到1756.56萬噸,高于1996年前15年供散量總和。散裝水泥率也由“八五”期末的3.07%,提高到99年的12.67%,增長速度居全國各省市前茅。

(2)“以法興散”,建立了散裝水泥需求市場。為從根本改變廣東的發散落后面貌,結合廣東省市場經濟活躍狀況,利用客觀的經濟規律,指導和調控散裝水泥事業的發展,是廣東省“九五”計劃工作的重點。因此,廣東省地方規章《廣東省散裝水泥管理規定》貫穿市場需求引導企業供散的指導思想。實施中,各市又制訂了相關規定和辦法,并加大各項建設用散管理力度,以一步到位的措施管理促使散裝水泥需求市場的形式,實現了市場需求引導企業供散的戰略目標,為快速發展廣東省散裝水泥奠定基石。

(3)設施設備建設投入加大,綜合配套能力進一步提高。受市場需求刺激并通過宣傳引導,廣東省發展散裝水泥設施設備投入空前活躍。四年來全社會投入散裝水泥設施設備及混凝土攪拌站資金約6億元。使全省設施設備增至目前的散裝水泥發放庫547個、庫容量達43萬噸,發放能力達l300萬噸;固定接收庫464個、庫容量24萬噸;流動罐2752個、容量9.3萬噸,接收能力達到1300萬噸;散裝水泥運輸能力有很大提高,其中:散裝車已達到695輛,總噸位為10352噸,運力已達 ll34萬噸;散裝水泥火車已有55節,總噸位3300噸,運力約20萬噸;散裝水泥船達32艘,總噸位15175噸,運力46萬噸。合計運輸能力達到1200萬噸。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的綜合配套能力,已從“八五”期末的600萬噸發展到目前的1200萬噸。

(4)建立健全主管機構。四年來,為建立市場需求引導企業供散的發展機制,從建立健全主管機構人手,使之形成有利于市場發展的管理體系。一是將21個地級市的管理機構理順歸屬到有利于建設管理的建設口來;二是近80%的縣級新成立主管機構;三是發揮管理機構職能,依托建設主管部門,聯合建設監督部門,進行各方管理監督。目前省、市、縣三級工作網絡已基本形成,專兼職人員約500人,為廣東省散裝水泥快速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5)預拌混凝土發展迅速?!熬盼濉逼陂g,通過地方規章和行政管理手段實施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各地方市中心城區以及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行預拌混凝土的應用,使預拌混凝土發展迅速。目前全省己擁有混凝土攪拌站110個,攪拌車1623輛。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已從“八五”期末的650萬立方米,增至99年的2321.8萬立方米。

2、存在問題

(1)水泥工業結構不合理(由于約有80%是立窯水泥,其安定性、穩定性、均勻性較轉窯水泥差),制約了散裝水泥的持續快速發展。

(2)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大部分分布在山區和不發達地區的水泥企業對發散技改資金投入不足。同時由于生產和使用的區域性,使散裝水泥增大運輸和銷售成本。

(3)少數地區領導對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省政府令貫徹不力。致使袋裝水泥仍占有較大市場,繼續進行生產并在工程中使用。

二、“十五”計劃目標

1、編制“十五”計劃的指導思想

(1)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確定的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部署和黨的十五大精神,根據全國散辦“十五”計劃綱要要求,結合廣東省實際,制定廣東省發展散裝水泥“十五”計劃。

(2) 努力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貫徹《廣東省散裝水泥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12號)提出的以市場需求引導企業發散的戰略思想,使廣東省的“十五”計劃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3) 完善散裝水泥政策配套,抓好散裝水泥基礎管理工作,全面開拓散裝水泥市場,提高散裝水泥技術裝備水平,加強散裝水泥機構和職工隊伍建設。

2、計劃目標

(1)散裝量和散裝率:根據廣東省“八五”時期和“九五”前四年散裝水泥量和散裝率增長情況,結合廣東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散裝量和散裝率比“九五”計劃有較大的增幅。預測“九五”期末(即2000年)廣東省水泥產量 5500萬噸,散裝率可達18%,散裝量990萬噸。因而,“十五”計劃的散裝率年平增長為2.4個百分點,到期末達到30%。散裝水泥供應量計劃期末為年1800萬噸。

(2)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

參照全國發展散裝水泥“十五”計劃綱要(草案)的表述,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是指生產企業發放能力、社會接收能力(中轉、固定儲存和流動儲存能力)、運輸能力(專用汽車、火車、船舶運輸能力)這三個指標共同發揮作用的綜合體現,通常取其中一個最低值來代表。散裝水泥技術裝備水平和綜合配套能力的提高,是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保證。經過“九五”前四年的建設投入,目前全省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已達1200萬噸,“十五”期末(2005年)全省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要求達到1840萬噸,即五年內新增640萬噸。為此,全省需新建發散庫320個,新增發放能力640萬噸;固定接收庫327個、流動罐752個、中轉庫15個,新增接收能力662萬噸;專用火車 15節、汽車242輛、船10艘,新增運輸能力640萬噸。

(3)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

“八五”期末全省預拌混凝土生產能力為650萬立方米?!熬盼濉逼谀╊A計可達2500萬立方米?!笆濉逼陂g按年均增長6.5%預測,至2005年底,全省新建40個混凝土攪拌站,新增生產能力約800萬立方米,全省預拌混凝土的生產能力在“十五”期末將達3300萬立方米。

三、基本任務

1、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的發展散裝水泥一系列方針政策。“九五”期間出臺的國務院[1997]8號函和省府第12號令是新時期發展散裝水泥事業的綱領性文件,需繼續做大量宣傳工作。并加大貫徹實施力度,同時要根據國家要求和廣東省實際補充修訂出臺新時期的發散政策綱領性文件。

2、促進縣級主管機構的全面建立健全,建立規范的管理體制,加強職工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建設。

3、繼續實施“抓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和粵東沿海城市的建設用散市場管理,促水泥生產基地的投入,滿足市場需求”的發展戰略。

4、圍繞“十五”計劃,加強大型散裝水泥設施的管理和建設,提高發散綜合配套能力。

5、繼續以高起點、高標準以及多元化投入為立足點,利用本省對外經濟活躍,刺激和調動社會各方的投資熱情,為廣東省“十五”期間散裝水泥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6、積極穩妥開拓農村用散市場,逐步推進城鎮用散設施設備建設,做好開拓農村散裝水泥市場的基礎工作。

四、主要措施

1、繼續加大發展散裝水泥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并與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結合起來,使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得到各級政府領導的重視,形成全社會的共識。

2、推進省、市、縣主管機構的全面建設,建立和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強化管理職能,提高管理水平,為實現“十五”計劃目標提供組織保證。散辦工作人員應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熱愛本職、熱心為基層服務的素質。各級散辦要做好調查研究、協調、監督和服務工作,把發展散裝水泥工作落到實處。  

3、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抓住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出發,依靠科技進步,扶優扶強,引導企業強化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及散裝率,更好地為廣東省經濟建設服務。  

加快執行國家新近頒布的WB/T1010-2000加散裝水泥立式流動罐和WB/T16611-2000粉狀物料散裝機行業標準的步伐。按照“三高”(高起點、高技術、高水平)的發展要求,搞好設施設備建設,提高設施設備的技術含量和效益。

4、積極利用市場經濟的功能,引導資金多元化投入,努力提高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笆濉庇媱澮獙崿F2005年散裝水泥供應量1800萬噸,散裝率30%。全省需新增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640萬噸,約需資金6.82億元投入設施建設。按省府第12號令規定,“九五”期間可收取專項資金約2.5億元,資金缺口很大。因此,必須建立刺激引導資金投入機制,使發展散裝水泥事業的投資主體社會化和多元化。

5、在繼續抓住城市使用散裝水泥這個主要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農村用散市場。省散辦將在總結試點縣經驗的基礎上,抓好普及推廣,逐步形成全省城鄉工程建設用散的新局面。

6、認真貫徹執行財政部[1998]157號文,積極促進《廣東省散裝水泥管理規定》的修改出臺。進一步提請人大立法,加大“以法治散”的力度。各級散辦必須切實抓好省政府第12號令在本地區的貫徹執行,并請政府有關部門配合,建立必要的監督機制。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08:1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东莞市| 深泽县| 三台县| 泸溪县| 永济市| 油尖旺区| 德兴市| 乐平市| 宝丰县| 新营市| 马龙县| 上栗县| 永兴县| 称多县| 灵丘县| 阜南县| 石渠县| 循化| 隆林| 集贤县| 阿拉善盟| 固始县| 陕西省| 轮台县| 盖州市| 平陆县| 临洮县| 西林县| 新丰县| 澄迈县| 田东县| 三明市| 锡林浩特市| 澳门| 永仁县| 临潭县| 连江县| 承德市| 昭平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