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印發《全省“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
5月16日,山東省印發《全省“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詳情如下:
關于印發《全省“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全省“兩高”行業監督檢查體系建設方案》《全省“兩高”行業電子監管平臺建設方案》《全省“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水利廳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統計局
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山東省大數據局 山東省能源局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山東監管局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山東監管局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全省“兩高”行業能效改造升級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堅決遏制“兩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兩高”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 (2021 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609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 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2〕 200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發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 年版)>的通知》 (發改運行〔2022〕559 號)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重點突破、分步實施的原則,把握發展規律,抓住主要矛盾,選擇綜合條件較好的重點行業,率先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待取得實質性進展、相關機制運行成熟后,再研究推廣其他行業和產品領域。爭取到 2025 年,全省“兩高”行業項目和數據中心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 30%, 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到 2030 年,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標桿水平企業比例大幅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皟筛摺表椖糠秶ǎ簾捇捰汀⒁蚁X)、焦化、煤制液體燃料(煤制甲醇、煤制乙烯和丙烯、煤制乙二醇)、基礎化學原料(燒堿、純堿、電石、醋酸、黃磷)、化肥(氮肥、磷肥)、輪胎、水泥、石灰、瀝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建筑陶瓷、衛生陶瓷)、鋼鐵、鐵合金、有色(銅、鉛、鋅、鋁)、鑄造、煤電等行業上游初加工環節投資項目。
具體項目范圍按照《山東省“兩高”項目管理目錄(2022 年版)》執行。
二、重點任務
(一)確定“兩高”項目能效核定標準。制定“兩高”項目能效核定標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充分聽取有代表性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配合;2022 年 4 月)
(二)開展“兩高”項目能效情況自查。各市組織企業按照本方案確定的能效核定標準,對本企業“兩高”項目能效數據進行核算,加蓋企業公章后由各市發展改革委匯總并報送省發展改革委。(各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能源局負責;2022 年 5 月)
(三)組織“兩高”項目能效情況核查。對各市匯總上報的“兩高”項目能效數據,采用“四進”工作組+專家模式進行現場核查,核定項目工藝技術、裝置產能、產品產量、能源消費量等基本情況。(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省“四進”攻堅工作辦 公室配合;2022 年 6 月)
(四)實施“兩高”項目能效水平認定。結合各市上報情況和能效核查情況,對全省“兩高”項目逐一進行能效水平認定。對認定的能效水平征求各市和企業意見,有異議的, 組織企業申辯和專家評審。(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配合;2022 年 7 月)
(五)制定“兩高”項目能效水平標準。對標國家規定的能效水平標準,結合山東省實際和發展預期,視情況適度提高山東省“兩高”項目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并向社會公示,以此作為山東省“兩高”項目能效改造升級的標準。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配合;2022 年 8 月)
(六)建立“兩高”項目企業能效清單。根據項目能效水平認定情況,制定企業能效清單,按照能效先進、落后、一般進行分類管理,并向社會公開。高于標桿水平的列入“先進”,低于基準水平的列入“落后”,介于兩者之間的列入“一 般”。對擬建、在建項目,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達不到的停工整改;對存量項目,低于能效基準水平的限期實施改造升級,介于基準和標桿水平之間的鼓勵實施改造升級。對能效水平特別高的“兩高”項目企業,積極組織申報國家能效“領跑者”名單,發布全省能效“領跑者”名單。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配合;2022 年 8 月)
(七)制定“兩高”項目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方案。 在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社會民生穩定基礎上,制定全省“兩高”行業企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方案,逐個企業制定節能改造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推進步驟、改造期限、技術路線、工作節點、預期目標等。輪胎、鑄造、煤電項目改造期限截止到 2025 年 4 月底,其他 13 個行業項目改造期限截止到 2024 年年底;數據中心項目改造期限截止到 2025 年年底,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實施方案征求各市和企業意見并向社會公示后實施。實施改造的企業根據實施方案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落實措施,報各市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備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負責;2022 年 9 月)
(八)組織“兩高”項目能效改造情況驗收。完成改造升級的企業及時向所在地發展改革部門申請項目驗收,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等部門現場核查確認后逐級上報市、省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視情況組織現場核查驗收。(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 局負責;持續推進)
(九)加快淘汰落后低效“兩高”項目。對未按規定時間節點完成改造的或者改造后能效水平仍然低于基準水平的,予以淘汰。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版)等有關規定,對“兩高”行業排查發現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制定淘汰目錄清單,按規定時間節點予以淘汰。綜合利用安全、環保、能耗、技術、質量等標準,依法依規推動低效產能退出。(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持續推進)
(十)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按照國家制定的技術攻關方向,深入研究“兩高”項目節能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加強節能低碳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鼓勵和支持開展綠色低碳煉鐵技術、新型穩流保溫鋁電解槽節能技術、低品位銅礦綠色循環生物提銅關鍵技術、水泥低碳化制造耦合水泥煙氣捕集純化規?;嵘夹g、二氧化碳合成高值化學品技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 (CCUS)、提升大型石化化工園區整體能效水平、提高中低品位磷礦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等領域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攻關 與試點。(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 廳配合;持續推進)
(十一)推廣綠色低碳技術成果。梳理制定省內、國內先進節能低碳技術目錄,組織開展供需對接活動,加快產業化應用,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開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開發優質、高強、長壽命的鋼鐵、煉化、焦化、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制液體燃料等綠色產品設計,引導支持下游行業選用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十二)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做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準入、節能審查與能耗雙控政策的銜接,加快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煉化產能整合轉移,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推動行業集中集聚發展,提高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形成規模效益,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產業政策標準協同。認真落實“兩高”行業階梯電價制度,有效強化電價信號引導作用,對能效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企業(項目)和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在建、擬建企業(項目)用電不加價,未達到的根據能效水平差距實行階梯電價,加價電費按規定專項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改造。落實“兩高”項目“五個減量替代”、省級窗口指導、提級審批制度,推動項目高標準建設,加大違法違規問題查處力度。加強“兩高”行業規范條件、項目準入條件與能效基準水平、標桿水平的協同。(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配合;持續推進)
(二)完善落實財政金融支持政策。落實節能專用裝備、技術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建立山東省碳金融重點項目庫,利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政策,定期向金融機構推送符合兩項政策工具支持范圍的項目,實現資金池、 工具箱和項目庫的有效對接。加大綠色貸款投放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對采用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工藝進行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的項目,給予利率定價優惠。拓展綠色債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充分發揮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支持“兩高”項目節能降碳技術改造。落實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新裝備首臺套應用鼓勵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銀保監局、省稅務局、山東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三)建立健全配套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全省“兩高” 行業信息化監管水平,整合各部門有關裝置、產能、產量、 能耗、煤耗、電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稅務等數據信息,加強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打通各環節堵點、卡點, 實現“兩高”行業企業數據實時在線監測,推動建立切實可行、真實有效的能耗、煤耗、碳排放監測與評價體系,穩步推進企業能耗和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和評價工作。燃煤 機組要加快推進計量采集裝置安裝工作,盡快實現電力數據自動采集全覆蓋。(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省 能源局、省稅務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配合;2022 年 12 月)
強化日常監管,組織實施工業專項節能監察,加強對企業能效水平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將監督檢查結果通報有關部門,確保相關政策要求執行到位。壓實屬地監管責任, 建立健全通報批評、產能預警、用能預警、約談問責等工作機制,完善“兩高”行業節能降碳監管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省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生態環境、市場監管、金融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稅務、證監、電力等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各市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落實舉措。有關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企業凝聚共識,形成一致行動,協同推進節能降碳工作。有關企業要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意識,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各項任務。
延申閱讀:
附件:【全省“兩高”行業監督檢查體系建設方案.pdf】
【全省“兩高”行業電子監管平臺建設方案.pdf】
附件:
【全省“兩高”行業監督檢查體系建設方案.pdf】
【全省“兩高”行業電子監管平臺建設方案.pdf】
編輯:陳浩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