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水泥產業全國區域市場解析圖
華北區域:最具潛力的市場
東北區域:市場格局尚不明朗
華東區域:市場動力不足
中南區域:市場穩步上行
華北區域是全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水泥市場,水泥需求量占全國12%。“十五”期間除內蒙古,其他四省市市場需求動力表現不足。
華北區域:最具潛力的市場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周邊企業看好北京水泥市場,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水泥都有進入,實際上奧運會水泥需求并沒有大幅增加,造成市場水泥供大于求。價格在2003年“非典”后走低,市場持續低迷,企業間競爭加劇,被迫采取賒賬銷售。以北京為例,04年的應收賬款凈額達14.85億元,一時間“賒賬銷售”成了北京水泥市場的主導。浙江民營企業立馬水泥進入北京,對此不認同,堅持低價現金,通過立馬水泥和幾個大企業的共同努力,現金提貨逐步為市場所接收。
2006年市場回暖,該區域的水泥價格有所提升,原因:一是,企業為回流資金,轉而采取“現金微漲+應收賬款回收”的組合銷售策略;二是,由于之前市場不好,公路限載,北京市場的低價加賒賬迫使“外地水泥”撤離北京市場;其三,這幾年產能增長不大,市場供需干系逐漸趨于平衡。
河北:北京、天津都在河北境內,區域的優勢并沒有給河北省帶來多大的發展機會。因此,幾年內新投生產線有限,和近鄰河南省欣欣向榮的水泥市場截然不同。2005年北京金隅率先整合內部,又將觸角伸向河北,先后將太行、鼎鑫納入旗下,沿京廣鐵路連接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有消息報道,金隅整體在香港上市已進入倒計時;冀東利用在京津唐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唐山再建3條5000t/d生產線,保證在核心市場的絕對規模優勢。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cyy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