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積極推進水泥、鋼鐵超低排放改造
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到2025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降至每立方米29.5微克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2.3%以上,地表水I—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7.1%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2.8%以下,重污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實現新的顯著提升,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5.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2.3%,濕地保護率達到50%,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到2035年,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在全省廣泛形成,生態經濟成為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撐,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 生態環境實現根本好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更加鞏固,美麗吉林建設目標高質量實現。
加強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科學編制我省碳達峰行動方案,以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加快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有序將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造紙、民航等行業納入范圍,強化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
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關,嚴格落實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要求,對不符合規定的項目堅決停批停建。對“兩高”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嚴格執行國家鋼鐵、水泥熟料等行業相關產業政策和投資管理規定,推進鋼鐵冶煉裝置大型化改造。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
推進清潔生產和能源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全面開展清潔生產行動,加快鋼鐵、石化、有色等重點行業全流程綠色化改造,依法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評價認證。大力推行綠色制造,支持企業推行綠色設計,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持續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持續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管理,嚴厲打擊不落實應急減排措施行為。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到2025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7%以內。
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氮氧化物減排,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鋼鐵行業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加強江河湖泊系統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嚴格新建項目取水許可審批,特別是火電、石化、鋼鐵、有色等高耗水行業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有效利用的,按照有關規定不予審批其新增取水許可。
健全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收費機制,全面推行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對高耗能、高污染、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加大對環保行業用電的支持力度。
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管理,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工業集聚區應當按規定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開展排污許可證后監管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逃避監管行為。推進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化、規范化,逐步建立以環保激勵政策為主的正面清單、以環保約束政策為主的負面清單等分類管理制度。
實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將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部署落實情況作為重點,依法依規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專項督察和“回頭看”,強化督察問責、形成警示震懾、倒逼責任落實。深入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監督幫扶。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監督檢查,繼續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完善相關考核措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具體要求不落實、攻堅戰目標任務未完成、督察整改不力的地區和部門,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2021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下達2021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共計1.34億元,共到19個單位或地區。
2021年吉林省全年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吉林省全年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首次超過90%;PM2.5濃度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20+”水平;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比例控制在0.3%以內;全省9個市(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最前列。
2021年,吉林省深入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同時也對機動車等移動源進行了監督管理。特別是針對冬季供暖期,實施錯峰起爐等舉措,分期分批實現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減少冬季燃煤供暖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針對重污染天氣高發的冬季供暖期,吉林實施錯峰起爐、錯峰停產,分期分批實現污染物排放,全省水泥行業全部執行錯峰生產最大限度減少冬季燃煤供暖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2013年吉林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8年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一微克一微克地摳,一天一天地爭取……久久為功,久久藍,大數據中的優良天數,是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的生態“福利”,也是吉林振興發展的底氣。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