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簡析
據海關統計,2008年1月天津口岸出口水泥1.6萬噸,價值374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3.7% 和1.2倍,平均出口單價為233美元/噸,上漲37%。
一、2008年1月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以一般貿易出口為主。2008年1月天津口岸以一般貿易出口水泥1.3 萬噸,增長71.6% ,占同期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總量的 81.3%。
(二)出口市場以美國、韓國和蘇丹為主。2008年1月天津口岸對美國出口水泥4592噸,增長1.13倍;對韓國出口3306噸,增長57.5%;對蘇丹出口1020噸,去年同期沒有出口。三者合計占同期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總量的55.5%。
(三)民營、外資和國有企業三分天下。2008年1月天津口岸民營企業出口水泥5932噸,增長4.1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666噸,增長3.5倍;國有企業出口4610噸,增長53.5%。三者合計占同期天津口岸出口總量的94.7%。
二、近期天津口岸水泥出口量增價揚的主要原因
(一)國家政策調整加速水泥行業整合。為進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出口,2007年7月國家取消水泥出口退稅,企業為了彌補取消出口退稅后的損失,紛紛提高了水泥的出口價格。同時發改委還頒布實施《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關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水泥產業政策推動2007年水泥企業重組、并購、聯合進程加快。結構調整淘汰了污染嚴重的干法中空窯、濕法窯、立窯等落后產能,促進了大企業集團的迅速成長,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新增產能優勢突顯,水泥行業整體生產質量及價格均有所提高。
(二)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增大,導致水泥出口價格上漲。今年以來,國內原料價格一直保持高位,再加上受南方雨雪天氣的影響,國家兩次上調成品油價格,采取了差別電價措施,又開征水資源費,煤價居高不下,國內生產資料價格總體趨升。原料持續漲價使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增大,再加之取消出口退稅,引發生產成本贈加,進而導致水泥出口價格上漲。
(三)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帶動水泥出口量價齊增。今年世界各國如俄羅斯、沙特、尼日利亞等國因國內水泥價格上漲,生產力不足等原因,對進口水泥需求增大。我國水泥質量好、價格低的優勢使之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青睞。同時國際市場上旺盛的需求還拉動我國水泥出口價格上漲。
三、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水泥出口繼續增長,國家政策調控效果不明顯。由于水泥工業屬于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所以國家原則上不鼓勵出口。從2007年7 月1 日起,國家將水泥產品的11%出口退稅全部取消,國家發改委也頒布實施《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限制水泥出口。但是今年以來,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國家政策的調控作用不明顯。
(二)企業重組力度需進一步增強,地方利益和環境保護的沖突依然存在。水泥行業屬于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經過“十五”期間的大力整頓,一些不符合生產標準的中小企業已經被淘汰,大型企業占據出口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在我國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水泥生產企業仍然存在著規模小、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的狀況。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地方相關部門整治力度不足,多數生產技術落后的企業還存在以浪費能源、資源以及污染環境為代價換取出口利益的問題。
(三)我國國內市場對水泥的需求量將逐年增加。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我國需要增建和修繕大批體育場館和相關設施。同時未來幾年,新農村建設、城市化進程加快、以京滬高鐵為代表的新一輪鐵路建設以及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港區、上海世博會的建設將使國內市場對水泥的需求保持旺盛。預計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保持在20%以上,國內對水泥需求量將超過10億噸,約占全球水泥需求總量的44%。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消費國。
四、相關建議
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水泥行業的準入門檻,促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充分合理地利用可用資源及技術,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同時引導企業快速、有序進行重組,避免惡性競爭;規范水泥市場,協調水泥出口價格,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生產工藝,統一或確定最低出口限價,由相關水泥生產企業簽訂價格自律協議,互相配合、互相監督,集中優勢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內水泥企業競爭能力和我國水泥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從而全面提升我國水泥行業的競爭力,促進我國水泥行業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cyy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