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機立窯擴徑改造技術要點及措施
大直徑機立窯擴徑改造技術要求及技術措施。要做到穩定生料成分,加強化驗室對生料氧化鈣、二氧化三鐵及煤的熱值的測定和控制,確保生料成分的均勻、穩定,為立窯的煅燒打下基礎。
根據本單位的原燃材料、工藝、操作水平等摸索出符合大規格立窯的煅燒特點的配料方案,達到好燒,產量、質量也高的目的。
改進老式的預加水成球系統,建立適應生產需要,略有富余量的料倉,使進入雙軸攪拌機的物料流均衡、穩定,喂料計量設備、攪拌機葉片的改進、噴水裝置的設置、成球盤技術參數的調整等都要為大規格立窯的煅燒提供粒徑適宜、成球均勻的高質量的料球,從而提高水泥熟料的產量、質量,保證立窯擴徑后的正常煅燒。
由于立窯產量的提高,廢氣量也隨之增大,一般要求直徑3.2米機立窯煙囪直徑(雙)不應小于1.8米,窯罩高度不應小于3.0米。
老式蝸輪桿布料器因故障率特高,布料不均,積料料垢嚴重應淘汰;宜采用回轉支撐中心布料器,該布料器由于采用回轉支撐,大、小傘齒輪傳運,因此故障率低,幾乎無故障,而且布料均勻性好,積料料垢少,減輕工人勞動強度,該新型布料器已在全國800多家水泥廠推廣使用。
為適應小料球暗火操作要求,喇叭口深度宜控制在1700~1800毫米,角度應在12.5~13.5°。
大規格直徑機立窯,尤其要重視窯體保溫措施。改造時應采用隔熱效果好的新型保溫材料和澆注料,確保窯體保溫良好,特別要注意窯平面往下4米位置內的窯體保溫,要求保溫后,窯筒體鋼板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小于15°。
直徑3.2米機立窯卸料結構不宜采用塔式結構,因為塔式窯結構,不僅增加卸料部分高度,縮短窯的有效高度,而且隨著窯徑的擴大,塔式窯中、邊部卸料能力不均勻性越大,造成中部卸料速度遠遠大于邊部卸料速度,必然造成底火拉深,中風不足。即使是塔式窯結構,千萬不要采用高塔篦,應選擇卸料均勻性好的半球型或球錐卸料塔篦。
直徑3.2米機立窯卸料結構宜選用通風面積大,卸料均勻性好的新型組合塔篦結構。該結構不僅破碎卸料能力大,而且卸料均勻性好,不僅通風面積大,而且通風均勻性也好。采用該卸料結構,底火平淺,不拉深,落料平衡,中風強,窯面不正常情況少,工人好操作,立窯產量高、質量好。
大規格直徑立窯擴徑后,隨著窯徑的加大,加大了窯的邊壁效應(即邊風過剩),減弱了中心通風,從而影響熟料的產量、質量,所以要求以往的操作方式改為小料球煅燒技術。
由于料球的燃燒是由表及里的過程,料球越小,燒透率越高,燒透時間也越短,爆球率也低,減弱了窯內通風阻力,利于提高產量,還可降低鼓風機電流。
針對大規格窯邊風過大,中部通風不良的特點,在操作中除保持足夠的濕料層外,要用小料球靜態阻力大的特性,壓邊部、制邊風,使邊風折向中間,加強了中心通風;另據動量沖量規律,煅燒操作中控制“V”型窯面,使壓邊部時的大球順“V”型斜面滾向中心,中心空隙率增大,也使中心通風良好。壓邊部的小料球受熱收縮滾至二、三肋處,加強了二、三肋的通風,因此不會造成通風不良和還原氣氛的出現,保證大規格的熟料產量、質量。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