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將全面實現碳中和
“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占比超8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冬奧會將始終堅持綠色辦奧理念,嚴格實施低碳管理,最大限度利用夏奧會場館“遺產”,通過建設低碳場館、構建低碳交通體系、拓展碳補償渠道等多項措施,全面實現碳中和。
發布會披露,北京冬奧會電力供應基本上依托現有城市市政電網,按照國家關于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通過綠電交易,實現了所有場館的綠色電力供應。根據測算,從2019年6月第一筆綠電交易開始,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綠電預計使用4億千瓦時,可以減少燃燒12.8萬噸的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針對歷屆冬奧會或多或少存在的場館賽后利用不充分、一些能源不可再生的問題,本屆冬奧會給出了“中國方案”。“北京冬奧會使用了6個2008年的奧運場館,新建的全部場館都制定了賽后利用計劃,有效降低成本。”發布會介紹,賽后場館將積極申辦、舉辦高水平賽事,帶動場館運營;全面向社會大眾體育健身提供服務,如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賽后可同時容納2000人上冰;實現場館的四季運營,充分考慮春、夏、秋三季問題,建立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車、登山攀巖等戶外運動項目;場館運營融入地區發展,依托場館,以全域旅游為主導,大力發展特色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冬奧場館的反復、綜合及持久利用。
發布會還介紹,冬奧籌辦給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張家口賽區為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相繼通車,市政設施、城鄉面貌全面升級;據不完全統計,崇禮目前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從事和冰雪相關的工作,超過3萬人直接或間接進入了冰雪產業和旅游行業;冬奧之城崇禮的外向度越來越高,群眾自豪感和榮譽感也越來越強,自發建設美麗家鄉、主動奉獻服務冬奧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