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余熱峰會:省經貿委副主任凌云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三月的杭州桃紅柳綠,春意盎然。在這美好的季節里,大家來到美麗的西子湖畔,參加第四屆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峰會,研討新型干法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進一步推進水泥工業節能減排工作。首先,我代表浙江省經貿委,向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致以良好的祝愿。
浙江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5060萬人。浙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麗,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勝地”之稱,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我國自然條件最優越的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面對山多地少,資源缺乏的現狀,發揚“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勇于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不等不靠,銳意改革,敢為人先,求真務實,努力發展浙江經濟,使浙江的山山水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7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8638億元,位居全國第4位;全省人均生產總值4883美元,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26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4元,均位居全國各省區第1位。
近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省水泥行業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出發,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針對浙江資源稀缺、生產要素緊張的實際,通過“鳳凰涅槃”、“騰龍換鳥”,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到2007年底,在全國各省區率先淘汰了所有水泥機立窯,實現了水泥工業的現代化生產。
浙江水泥工業“十一五”的重點是進一步深化結構調整,把結構調整的重點從技術結構調整為主轉向組織結構調整為主,引導企業重組聯合,優化水泥生產企業組織結構,支持水泥生產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2007年,隨著中央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收購、兼并和重組的深入,以及國外資本的不斷涌入,浙江水泥行業的組織結構也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結構調整的進程在加快。這必將進一步推動我省水泥工業的健康發展,使水泥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市場秩序更加有序。
純低溫余熱發電是水泥行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干法水泥企業節能減排增效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浙江是新型干法回轉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應用比較早的省份之一,從2005年初我省第一條純低溫余熱發電生產線投入運行以來,我省有21家水泥企業26條生產線建成了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發電裝機容量11.1萬千瓦,年發電量約為7.77億千瓦小時;在建企業有21家38條生產線,裝機容量15.45萬千瓦。從這些已經運行的企業情況來看,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浙江省已經逐步從水泥行業推廣到了其它領域,如玻璃生產企業利用窯爐余熱進行發電項目已經啟動。按照省政府的要求,2010年底以前,浙江省所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一律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因此,希望借這次會議的東風,進一步促進浙江水泥工業以及其它領域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方面的應用。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浙江有西湖、千島湖、雁蕩山、莫干山、普陀山等1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有5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20個國家森林公園。誠摯地邀請大家在會議之余到我省各地走走看看,在欣賞浙江秀麗山水的同時,也對浙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出指導意見。
最后,祝會議圓滿成功!祝與會代表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