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徐州、連云港、南京、鎮江等地設年產超500萬噸的建筑石料開采基地
據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消息,《江蘇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獲自然資源部批準,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已印發各地各部門實施。
《規劃》共七章,從現狀與形勢,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總體布局,加強礦產調查勘查夯實資源保障基礎,推進礦產節約集約利用提高資源保障能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實施保障等方面,落實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
規劃以2020年為基準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江蘇已發現各類礦產133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有69種,大型礦床少,中小型礦床占83%。資源儲量在全國排名前2位的有鈮鉭礦、玻璃用大理巖、凹凸棒石粘土、鈦礦(金紅石)等礦產。
目前開發利用的以能源、建材、化工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為主,主要有煤炭、水泥用灰巖、巖鹽、芒硝、凹凸棒石粘土、金紅石等。煤炭和鐵、銅、鉛、鋅等金屬礦產供應主要依靠省外、國外供給。
從資源保障程度看,熔劑用蛇紋巖、巖鹽、金紅石、凹凸棒石粘土、地熱等礦產豐富;煤炭、鍶、水泥用灰巖等礦產短缺;鐵、銅、鉛鋅、建筑石料、陶瓷土等礦產緊缺。
寧鎮、寧蕪和溧水等重要成礦區深部鐵、銅多金屬礦,蘇北地區金、金紅石、磷和金剛石,豐沛、淮安和金壇的巖鹽,盱眙的凹凸棒石粘土等均有找礦潛力。地熱資源分布廣泛,資源潛力大。
《規劃》指出,到2025年,力爭找礦取得新進展,資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業綠色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穩定資源供給,全省年開采總量預期在2.1億噸以內,礦山總數預期在320個以內,差別化調控10種主要開采礦產開發強度。引導礦產資源規模化開發,固體礦產開采礦山大中型比例預期達75%以上。
《規劃》明確,為穩定煤炭、水泥用灰巖、巖鹽、凹凸棒石粘土、鉛鋅、鐵等資源保障,確定13個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在江蘇北部、中部和南部統籌部署8個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緩解砂石資源供需矛盾。強化重要礦產資源的保護和儲備,劃定19個省級重要礦產保護礦區,嚴格壓覆管理。
摸清資源稟賦及開發利用條件,合理設置礦業權,建立建筑石料“凈礦”出讓工作機制。優化建筑石料開采相關審批流程, 縮短審批周期,提高審批效率。 積極推動建筑石料開采基地建設,支持綠色環保砂石生產, 加快產業技術創新,不斷提升工藝裝備、污染防治、綜合利用、 安全生產水平。
依托建筑石料集中開采區,優先向規范化、規模化砂石生產項目供礦,積極支持綠色環保砂石生產基地建設。引導以建筑石料采礦權配套機制砂產能等方式加強機制砂資 源保障。力爭在徐州、連云港、南京、鎮江等形成數個年生產規模在500萬噸以上的建筑石料開采基地。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