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砂石行業運行分析:轉型升級,靜待風起
2022年一季度,國內砂石價格整體呈弱勢下跌趨勢,機制砂價格指數震蕩下行。截至3月底,全國碎石價格指數(CSPI)報收95.31點,同比下跌2.33%,3月底較1月初下跌1.10%;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MSPI)報收100.04點,同比下跌0.54%,3月底較1月初下跌1.74%。
圖1:全國碎石價格指數走勢(點) 圖2: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走勢(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分月來看,1月全國工程項目開工情況穩定,部分重點項目趕工,砂石行情持穩運行;2月上旬大部分工地處于停工狀態,春節過后市場恢復較為緩慢,北方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砂石需求表現乏力,中旬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市場逐漸啟動,砂石需求有所恢復;3月全國建筑市場陸續復工,但受陰雨天氣影響下游施工條件不佳,疊加多地疫情影響,攪拌站出貨量低于去年同期,總體來看呈供需雙弱行情,部分地區受原材料、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砂石價格上漲。整體而言,一季度砂石市場需求不旺,砂石價格疲軟,且中旬后運輸成本有所上升,行業效益情況一般。
一、行業發展政策法規
1.1 加強綠色生產,鼓勵固廢利用
2021年12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科學投放砂石資源采礦權,合理布局一批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重點圍繞尾礦、廢石全面推進原材料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全面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建設綠色礦山;鼓勵綜合利用復雜共伴生礦及礦山固廢。
綠色生產方面: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行動計劃》,要求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和合作,推動砂石綠色基地建設,推進水泥行業等重點企業水泥產品和砂石料等基本通過鐵路、新能源車或國六排放標準貨車等運輸。對于廢棄礦山修復,行動計劃指出要探索開展廢棄礦山重點生態修復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引導高質量的生態修復。完成200公頃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指導1-2個區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工作,總結典型經驗,形成“兩山”轉化模式。
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健全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將會進一步從源頭上規范砂石等行業環評及相關工作,進一步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對砂石礦山企業前期規劃建設和后期運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固廢利用方面: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河北將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龍頭企業,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名錄并定期發布,打造1—2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企業,進廠建筑垃圾的資源化率不低于95%。逐步形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集群。措施鼓勵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海綿城市、園林景觀等各類工程建設中,優先選用符合技術標準和設計、質量要求的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再生砌塊(磚)等產品占同種類產品的比例不低于10%;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使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砌塊(磚)、再生瀝青混凝土等產品占同種類產品的比例不低于20%。公路工程和預拌混凝土企業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粗、細骨料。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項目,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做到能用盡用。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自治區2022年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的通知》,對新建年利用量1萬噸以上的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進行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高端化、綠色化、循環化利用項目,每利用1噸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給予10元補助。
1.2 推進采砂管理,規范砂石開采
表1-1:一季度全國采砂管理政策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出臺采砂管理規定,劃定“禁采區”和“禁采期”,河道采砂規模不斷縮減,機制砂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行業逐步邁向高質量規范化發展道路。
1.3 標準體系日臻完善,行業向高標準、高質量方向發展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對結構混凝土用砂石料做出了強制性的規定。同時,該標準提出砂的堅固性指標不應大于10%;對于有抗滲、抗凍、抗腐蝕、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3.0%和1.0%,堅固性指標不應大于8%;高強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2.0%和0.5%;機制砂應按石粉的亞甲藍值指標和石粉的流動比指標控制石粉含量。這表明國家已經從最高等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肯定了機制砂的應用,這對機制砂未來的應用有重要意義。
2022年3月1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印發《進一步加強本市建設用砂管理意見》的通知。該管理意見要求禁止在本市建設工程違規使用海砂,對建設用砂氯離子含量要求更加嚴格,要求上海市場使用的建設用砂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1%,鼓勵供應基地優質機制砂供應上海;除此以外還指出要強化建設用砂源頭和過程管理,提出天然砂應提供管理部門出具的合規采砂證明以及采砂企業出具的每批次出場證明,沒有提供來源證明、流向單和質保書的建設用砂不得使用。
二、行業市場運行分析
2.1 需求分析
砂石骨料是建筑行業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一種基礎材料,其需求與我國房地產和基建行業的景氣度息息相關。
回顧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擾亂,我國經濟承壓運行。盡管在政策發力之下,基建投資加速增長,但由于疫情頻發,基建項目實際推進較慢。除此以外,一季度房地產投資繼續承壓,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房屋竣工面積分別累計同比下降17.5%和11.5%,短期房企銷售仍處于筑底階段,融資渠道受限,資金壓力較大。在此基礎之上,一季度砂石骨料的市場需求明顯下滑,砂石價格震蕩下行。
從砂石骨料用途角度來看,從水泥和商混的的供需情況可以窺見其需求的變動趨勢。2022年一季度,水泥產量為3.87億噸,同比下降12.1%,全國規模以上混凝土企業商混產量預計同比下滑約7.23%。經測算,按2021年口徑計算,一季度全國混凝土、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使用的砂石骨料為318843.23萬噸,同比下降11.01%。
圖2-1:2022一季度砂石骨料需求量同比下滑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2.2 供給分析
(1)采礦權中標情況
一季度,全國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的砂石礦數量共237個,全國共有183宗砂石礦權出讓成功,共計資源儲量633950萬噸,交易額達262.04億元,平均成交價格4.13元/噸,各省成交單價差距較大,單價最高的浙江達到27.43元/噸,單價最低的貴州和吉林成交單價不足0.5元/噸,分化較為嚴重。
圖2-2:一季度各省成功出讓的砂石礦單價差距較大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一季度出讓成功的砂石礦中,超過20宗省份共三個,分別為新疆、廣西和云南,其中新疆成交宗數最大多,共成交30宗,其次是貴州、湖北和黑龍江,分別為14宗和11宗和10宗。
圖2-3:一季度各省砂石礦權交易數量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在一季度全國成功出讓的砂石礦權中,共有47宗型砂石礦權成交額超過5000萬元或資源儲量超過5000萬噸,全國大型砂石礦權交易數量呈上升趨勢。
(2)生產線擬建及投產情況
1-3月全國共有9條骨料生產線投產,新增年產能約5394萬噸,擬建項目36個,年產能超過11800萬噸。一季度投產的骨料生產線有半數位于安徽和湖北,其中安徽省新增骨料產能4100萬噸,湖北新增產能800萬噸。
圖2-4:一季度全各省擬建骨料項目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一季度共有3條年產能達到500萬噸及以上的生產線投產,其中,長九(神山)灰巖礦項目礦山二期項目年產能超過1000萬噸。該項目建成于2021年12月28日,年產能達到3500萬噸。2016年2月,中電建安徽長九新材料股份公司以38.95億元競得神山項目采礦權,該項目一次規劃、兩期實施,每期按年產3500萬噸規模建設,全部建成后將達到生產規模7000萬噸/年,項目總投資約達到91億元。長九項目包括礦山、碼頭和物流廊道三大部分,配套建設110kv供用電工程。長九碼頭位于長江池州港牛頭山港區,規劃建設12個5000噸級泊位,年發運砂石6000萬噸;物流廊道連接礦山與碼頭,全長12.98公里,每小時最大輸送量13000噸。此前,項目一期年產3500萬噸工程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于2019年6月28日建成投產,迄今累計生產建筑骨料約8000萬噸,已成為長三角區域砂石產品的核心供應基地。項目二期的系統調試成功標志著全國最大的綠色建筑骨料生產基地建成。
2.3 價格分析
一季度砂石需求總體偏弱運行。分區域來看,北方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春節過后市場恢復較為緩慢,砂石需求表現乏力,3月后北方地區工程項目小部分恢復,但需求尚未完全啟動,3月東北地區受疫情影響,嚴禁跨區域流動,礦山工程皆停工停產,價格普遍下調;華北地區由于冬殘奧會,環保管控嚴格,庫存處于低位,3月下旬需求漸起,京津冀部分地區砂石廠家上調砂石價格;3月西北地區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恢復受阻,需求并不理想,甘肅地區價格普遍下調。一季度房地產難掩頹勢,各地重點項目的復工未能有效提振市場,2月初在基建發力之下,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需求有所恢復,3月正逢南方陰雨季節,疊加疫情在多地頻發,運輸受阻,一季度后期長三角市場受到疫情影響,運費持續下跌,砂石價格下滑,而西南地區環保趨嚴,砂石價格偏強運行。
從27個省市機制月均砂石價格指數來看,一季度共有9個省市價格上漲,17個省市價格下跌,1個省市持平;其中,北京漲幅最大,一季度上漲12.49%,其次為云南和貴州,分別上漲6.24%和4.91%,其余省上漲幅度在0.54%~2.40%之間;重慶和天津跌幅最大,一季度分別下跌9.53%和7.43%,其次為遼寧、廣東、黑龍江、安徽、山東和陜西,下跌幅度在4.00%~6.68%之間,其余省市月均機制砂石價格指數波動幅度小于3.55%。
圖2-5:一季度全國27省市機制砂價格指數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從29個主要城市的天然砂、機制砂和碎石1-3月平均價格來看,一季度共有8個城市天然砂價格環比上漲,11個城市價格下跌,6個省市持平,其中武漢的環比跌幅最大,達到7.29%;共有12個城市機制砂價格環比上漲,14個城市價格下跌,3個省市持平,其中廣州的機制砂價格環比上漲8.67%,漲幅排第一,重慶和貴陽的機制砂價格下降幅度最大,分別環比下降11.53%和10.22%;3月共有12個城市碎石價格環比上漲,14個城市價格下跌,3個省市持平,廣州為漲幅最大城市,環比上漲12.56%,重慶下降幅度最大,環比下跌12.04%。
表2-1:一季度主要城市天然砂、機制砂和碎石平均價格變動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三、后市展望
一季度受疫情及資金等影響,全國砂石整體需求不佳,砂石庫存高位。從下游需求來看,隨著二季度的到來,國內氣溫回升,天氣好轉,水泥市場將進入傳統旺季,加之疫情拐點到來,基建后續發力,疊加社融回升和降準落地的長期作用,下游將加快復工復產,房地產方面,隨著多地逐漸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等措施之下,房地產銷售下行或將得到緩解。綜上所述,在基建發力和房地產筑底的局勢下,二季度砂石需求將得到溫和恢復,疊加運費成本上漲,預計二季度砂石價格將穩中有漲,基建項目仍是拉動砂石需求的主力。
編輯:祝蕭蕓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