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業發展風險加大
目前,全國經濟高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走高,對水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雖然目前行業發展形勢較好,但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淘汰落后產能是大勢所趨,工業落后的企業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另外,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水泥的生產成本、運輸成本都在增加,行業利潤受到影響。
能源價格上漲、水泥成本增大
根據發展改革委下發的《關于完善差別電價政策意見的通知》規定,2007年水泥行業用電價格開始全面上調,淘汰類價格為0.15元/千瓦時,限制類的價格為0.04/千瓦時。2008年這一價格會進一步上調,淘汰類為0.20元/千瓦時,限制類為0.05元/千瓦時,水泥行業的電力成本上升。
另外,煤炭價格也在逐步上漲。07年11月份,因天氣轉冷,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價格漲幅較大,主產省煤炭平均出礦價每噸為447元,較10月份上漲0.81%,較上年同期上升4.2%。
在下游需求拉動、政策成本上升、企業議價能力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下,08年煤炭價格仍持續高位運行,這為水泥行業帶來成本壓力。
行業供求關系惡化
在我國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推動下,各企業紛紛上馬新型干法生產線,為搶占落后產能淘汰留下的市場空白進行提前布局。然而局部市場的供求失衡可能出現,目前福建沿海地區的局部產能已經飽和。
華東地區經濟發展較快,新型干法比重較高,區域整合進程較快。江浙滬為海螺水泥、南方水泥兩大巨頭占據,安徽省是海螺水泥的根據地,山東省則以中聯水泥、山水集團為主力。優勢企業在該地區的目標市場存在一定重合,目前優勢企業仍以整合各自細分區域的落后產能,區域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將維持水泥價格高位,短兵相接遲早會在華東市場上演。
水泥需求量或將下降
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國家加強宏觀調控措施,一方面通過信貸窗口指導、加息、上調準備金率、特別國債以及發行定向央票等金融手段,控制信貸增長,收緊資金供給;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等手段,直接控制企業的投資沖動。
國家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整。《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規定對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比例提高到四成,同時貸款利率上浮10%。央行與銀監會又再度出臺了《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補充通知》,對“第二套房”進行了嚴格界定,限制房貸的申請額度和次數。另外,開征物業稅的傳聞不絕于耳,國稅總局在10個省市開始試點“空轉”,而且08年可能會在部分城市試點“實轉”。
這些政策出臺后,房地產板塊出現了大幅下跌,投資者似乎對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勢失去了信心,這一政策對房地產的需求會有較大影響,房價會出現拐點。而房地產行業又是水泥行業的重要下游產業,這無疑會影響水泥的需求量,進而影響水泥行業的發展。
企業面臨關閉風險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1066戶企業名單中,這些企業不能按期完成工藝升級改造,很多企業都面臨關閉風險。
另外,發展改革委要求各地工商、質檢部門堅決查處和取締無證生產的水泥企業,電力部門一律停止向無證企業供電。有生產許可證但未完成淘汰任務的企業不得換發新的生產許可證。發展改革委還要求各地對本地區有關企業的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請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予以監督。
可見,對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之大、決心之強,如果落后產能企業可以在到期日之前順利完成改造、升級或者轉產,那么企業還有一線生機,如果不能完成,可以說立窯企業這次是在劫難逃。
為加速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促進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開展,近期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應予淘汰水泥落后生產線的企業名單。銀行可結合自身實際,對轄區內各地區分行提出了具體管理要求,進一步加強該行水泥行業客戶信貸管理工作。
一是要求各行密切關注國家水泥行業政策的發展變化,防范產業結構調整給該行帶來的信貸風險。
二是對屬于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的企業名單內的企業而該行信貸業務未進入的客戶,不得辦理新增信貸業務。
三是對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的企業該行貸款業務已進入的客戶,要盡快采取清收、轉化、抵押物處置等措施,保全該行信貸資產。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liyan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