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泥工業2007年發展報告
2007年是云南水泥工業行業持續、穩步、健康發展的一年。全行業高舉科學發展觀的旗幟,認真貫徹發展與淘汰并舉的方針,沿著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以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工作為重點,充分把握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增加,對水泥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的有利時機,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產品結構,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克服能源供給不足,煤電油價格上漲,運輸費用增加等不利因素,千方百計挖潛力、降成本、增效益,行業發展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 生產保持較好增速
2007年,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增加,重點工程項目凸現點多量大的建設格局,對水泥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全年累計生產水泥3568.53萬噸,較2006年凈增262.56萬噸,同比增長7.94 % 。其中:
新型干法水泥1836.45萬噸,占水泥總產量的51.46 % ,比上年提高6.24個百分點。
散裝水泥供應量726.14萬噸,比上年增長19.43 % ;散裝率達20.35 % ,同比提高1.96個百分點。
商品混凝土供應量229.64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6.68 % 。
水泥出口16.56萬噸,出口金額936.26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 34.67%和60.97 % ,出口均價56.63美元/,同比提高9.25美元。
水泥產量繼續保持全國第15、西部第3、西南第2的位置。
全省16個州市中,有13個州市的水泥產量較上年增長,其中,漲幅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玉溪、保山、昭通、麗江、楚雄、文山、德宏、怒江、迪慶。增長幅度最大的迪慶州,增長725.69 % 。
水泥產量在全省比重較上年增長的有9個州市,其中,比重超過10 % 的4個州市依次是:
昆明——占全省比重17.70 % ,較上年下降1.40 % ;
玉溪——占全省比重14.70 % ,較上年提高0.10 % ;
曲靖——占全省比重12.59 % ,較上年下降1.31 % ;
大理——占全省比重11.62 % ,較上年下降0.08 % 。
水泥產量超過100萬噸的領跑企業由上年的4戶增加至6戶,合計產量700.63萬噸,占全省總量的19.63 % 。產量在60—100萬噸的跟跑企業6戶,合計產量459.84萬噸。產量在60萬噸以上的12戶企業累計生產水泥1160.47萬噸,占全省水泥總量的32.52 % ,比上年提高7.82個百分點。
6戶領跑企業依次是:
云南國資水泥紅河有限公司、華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云南紅塔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麗江永保水泥有限公司、云南壯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昆鋼嘉華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全省建成投產的近40戶日產7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單項指標考核領先的是:
產能發揮最佳——云南紅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噸水泥綜合電耗最低——云南壯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裝水泥供應量最大——昆鋼嘉華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實物勞動生產率最高——華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
經濟效益最好——云南紅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二、經濟效益喜憂參半
在水泥產量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全省規模以上水泥工業行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基本穩定,但經濟效益呈下滑勢頭,虧損企業增加,達108戶,比上年同期增加62戶。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水泥工業行業累計完成——
工業總產值(現價)87.33億元 ,比上年增長1.87 % ,分別占全國規模以上水泥行業和全省建材工業行業工業總產值的2.18 % 和79.89 % ;
工業增加值24.78億元,比上年下降17.09 % ,分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重工業和建材工業行業工業增加值的1.72 %、2.09 % 和79.32 % ;
主營業務收入82.72億元,比上年下降2.60 % ,占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80.76 % ;
銷售產值8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7 % ,占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行業銷售產值的81.03 % ;
利稅8.34億元,同比下降49.25 % ,占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行業利稅的88.54 % ;
全行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0.65億元,比上年下降92.08 % ,占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行業利潤的91.55 % 。
2007年以來,造成水泥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是新增產能迅速,水泥市場供大于求。近年來,隨著全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步伐的不斷加快,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建設方興未艾。2006年,全省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達12條,增加熟料生產能力680萬噸,新增生產能力在2007年全面釋放。2007年全省又建成投產13條生產線,兩年間共計新增熟料生產能力 1531萬噸,供大于求的局面進一步擴大。由于產能快速擴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新建企業為擴大產品銷路,增加市場份額,不惜采用低價促銷的策略,導致所在地區的水泥銷售價格一路走低。
二是落后生產能力繼續擠占市場空間。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的同時,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工作雖然也在有序推進,但遠遠跟不上新增能力的增長。由于落后生產能力與新型干法生產能力搶占市場空間,產大于銷的局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區的水泥出廠價格(含稅)一再走低。第一季度,全省水泥平均出廠價格312元,第二季度為289元,第三季度降至273元,第四季度略有反彈,也僅為280元,分別比上年同期降低7元、32元、28元和17元。全年平均出廠價格為288.5元,比上年降低24元。
三是生產費用增加、成本上升。2007年上半年,云南全省遭遇大范圍干旱,由于水量不足,加之煤炭供應緊張,導致電力供給不足,難以滿足工業生產需求。為緩解供求矛盾,煤、電價格多次上調,特別是電價上漲過快,全省水泥企業每千瓦時電價平均比去年同期提高0.06元,僅上半年就多支付電價約1.1億元。特別是第四季度以來,原油供給緊缺,致使原燃材料的運輸費用大幅上升,煤炭到廠價格一升再升,一些地區的煤價從年初的每噸350元上漲至580元,使水泥生產的中間費用不斷增加,造成生產成本上升,企業贏利空間縮小。
四、宏觀環境變化對水泥工業生產經營增加了新的壓力。2007年以來,國家連續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達15 % ,為歷史最高水平。國家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使企業資金周轉更加困難。同時,由于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勢較快,價格倒掛現象較為明顯。全省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5.73 % ,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卻高達108.23 % ,倒掛2.5個百分點,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贏利壓力,對生產經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性指標,2007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發改辦工業[2007]447號《關于做好落后水泥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云南省在“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700萬噸。為認真貫徹落實《通知》精神,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云南省人民政府相繼出臺了云政辦發[2007]135號《關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工作的通知》和云政發[2007]141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制定了全省“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2000萬噸的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為確保全省順利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目標任務,省級有關部門及時召開各州市相關單位和企業參加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見,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同時深入各地企業宣貫政策,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為企業排憂解難。由于措施得當,工作到位,淘汰落后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07年,全省應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產能力599.8萬噸,其中,已拆除或廢毀的542.8萬噸;停止供電的41萬噸;實行差別電價尚在生產的16萬噸,涉及企業72戶。共拆除或廢毀濕法窯4條,中空窯2條,立窯72條。特別是立窯水泥生產企業較為集中的曲靖市陸良縣,全年共拆除立窯生產線10條,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產能力91萬噸。昆明市西山區拆除干法中空生產線1條,濕法生產線2條,立窯生產線4條,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產能力73萬噸。
云南省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工作力度大,進展快,成效明顯。在《中國建材報》評選出的全國建材行業2007年十大新聞中,對云南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四、投資招商成效顯著
2007年,云南水泥工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增加,總投資達4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8.8 %,占建材行業總投資的75.53 %。全行業施工項目39個,新開工項目16個,至12月底,多元化投資主體投資興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有13條建成投產,新增水泥熟料生產能力851萬噸,是近幾年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成投產最多的一年。由于認真貫徹發展與淘汰并舉的方針,2007年云南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直線上升,達到58.06 % ,比上年提高14.96個百分點,《云南省水泥工業“十一五”發展結構調整專項規劃》提出的“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70% ”的目標將提前實現。
云南省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結構調整的60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名單的兩大企業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昆鋼嘉華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在保山市施甸縣建成日產3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填補了該市無新型干法水泥的空白。云南瑞安建材投資有限公司在昆明市西山區、大理州劍川縣和麗江市華坪縣共建成日產55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三條,進一步增強了兩大集團的企業規模和競爭實力。此外,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大理水泥集團公司分別興建的日產3000噸生產線均順利投產。
省內投資不斷增加的同時,招商引資也取得喜人成績。
水泥浙商南下云南,浙江紅獅集團計劃投資3個億、寧波科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計劃投資近3個億,分別在昆明市宜良縣和紅河州蒙自縣興建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開工以來進展順利,預計于2008年建成投產。
2007年11月2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與世界水泥巨頭—法國拉法基集團在昆明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擴大建材行業戰略合作的協議》。作為云南省建材行業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拉法基集團將參與云南省建材工業的結構調整,計劃投資6億美元,建設先進、高效的水泥、骨料、混凝土生產線。到2010年,拉法基集團在云南投資的水泥產能將增加到1000萬噸。
2007年,云南水泥工業行業經濟效益雖有波動,但總體經濟運行質量偏好,生產與發展成績顯著,為全面完成水泥工業“十一五”發展目標起到了承上啟下的積極作用,將有力地推動全行業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搞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構建資源節約型行業,促進水泥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