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 | 2021水泥行業年度十大事件
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恰逢“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作為傳統制造行業的水泥,繼續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勇前進,在綠色發展、產業優化、智能制造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與此同時,受能耗雙控、限電限產等因素影響,水泥行情出現過山車似的波動,加之節能減碳相關政策的出臺,水泥企業能源結構調整大幕正式開啟,水泥行業將迎來低碳綠色發展的新時代。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2021年水泥行業十大事件,總結過往,戮力前行。
一
《原材料工業“十四五”規劃》出爐水泥行業面臨嚴格考驗
12月29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五項具體目標。一是供給高端化水平不斷提高。二是結構合理化水平持續改善。三是發展綠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四是產業數字化轉型效應凸顯。五是體系安全化基礎更加扎實。《規劃》圍繞發展目標,從供給水平、產業結構、綠色低碳、數字轉型、產業安全等5個方面,提出了高端化、合理化、綠色化、數字化、安全化等“五化”重點任務。
其中明確到水泥行業的具體要求來看,水泥行業未來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考驗:
《規劃》中要求,到2025年,水泥等重點原材料大宗產品產能只減不增,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重點領域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形成5—10家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領航企業;水泥產品單位熟料能耗水平降低3.7%;研究建立運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等手段遏制過剩產能擴張的約束機制;推動水泥深度脫硫脫硝等新技術研發;完善并嚴格落實水泥等行業產能置換相關政策;新建、改擴建項目必須達到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污染物超低排放值;嚴禁新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實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開展水泥等行業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術推廣應用試點,實施超低排放;實施節能審查,嚴格控制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主要耗煤行業的燃料煤耗量。等等。
二
工信部印發《關于印發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
7月20日,工信部印發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修訂后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辦法》按照市場主導、有保有壓、規范操作的原則,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一)置換比例和置換范圍根據新形勢做了調整。一是提高了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比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水泥項目由1.5:1調整至2:1,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由1.25:1調整至1.5:1。二是加大低效產能壓減力度,對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限制類的水泥產能以及跨省置換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比例一律不低于2:1。三是鼓勵固廢綜合利用,湖北、貴州等五省磷(鈦、氟)石膏生產水泥項目產能可實施等量置換。四是保障光伏發展需要,新上光伏壓延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產能置換。
(二)產能指標的認定更加嚴格。一是強調了產能指標必須在各省按年度更新并公告的本地區生產線清單內。二是為避免“僵尸產能”復活,規定連續停產兩年及以上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于產能置換。三是明確跨省置換應召開聽證會,接受公眾和媒體監督。
(三)產能置換操作程序更加規范。一是明確了產能置換方案的公告內容和格式,增加了產能出讓方案表、產能置換方案表等。二是明確了產能置換發生變更的處理程序。三是明確年產能按300天核算。
三
中國建材水泥板塊業務整合完成新天山坐擁熟料產能約3億噸
12月11日,中國建材水泥板塊業務整合大會在京召開,標志著該公司旗下的水泥板塊業務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0年7月,天山股份發布停牌公告稱,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正與中國建材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論證標的資產包括中聯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材水泥的股權等,以期整合中國建材旗下水泥資產。
隨后,中國建材旗下水泥資產的整合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始啟動。
2020年8月7日,天山股份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中國建材等股東購買其持有的中聯水泥全部股權、南方水泥99.93%股權、西南水泥95.72%股權以及中材水泥100%的股權。
9月10日,天山股份再度發布公告,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
9月30日,天山股份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此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之標的資產中聯水泥100%股權、南方水泥99.9274%股權、西南水泥95.7166%股權及中材水泥100%股權已過戶至公司并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標的企業并入天山水泥合并報表范圍。
2021年11月,天山股份增發的73億新股在深交所上市。
據了解,完成整合后的新天山水泥市值約1,200億元,擁有熟料產能約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約4億立方米、骨料產能約1.5億噸。
四
能耗雙控限電限產水泥亟需節能降耗升級
8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超半數省份上半年目標未完成"雙控"。文件明確指出,為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9省(區),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
《晴雨表》發布后,7月中旬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兩高”項目管控不力的廣西首先發布限產要求,水泥行業9月份產量,不得超過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產量的40%;9月份用電負荷,不超過上半年的平均月負荷的40%。隨后,江蘇、廣西、廣東、云南、陜西、寧夏等省份為達成“能耗雙控”目標,以各種形式發布限產要求。
緊接著,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知明確,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隨后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電價上調政策。
未來,水泥行業受能耗雙控及限產限電的持續影響或已是大概率的結果。作為傳統高耗能行業,水泥行業用能成本將大幅上漲,通過技術升級降低能耗以及拓寬用能渠道成為大勢所趨。
五
2025年超過30%企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 水泥低碳時代即將來臨
在“3060”雙碳目標推進下,水泥行業低碳發展時代即將來臨。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下發《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到2030年,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標桿水平企業比例大幅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隨后,12月3日,工信部印發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要求,2025年水泥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嚴控水泥煤炭消費、開展水泥窯高比例燃料替代、鼓勵氫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行業應用,穩步實施水泥超低排放改造。
此外,2021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進一步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表示要規范投資項目前期工作。修訂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規范,落實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以下簡稱“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對投資項目是否符合發展建設規劃、區域規劃、產業政策,以及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籌措等建設條件落實情況等,要重點加以審查,切實防范“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和違規政府投資項目盲目上馬。
為加速實現“雙碳目標”水泥行業正在迎來綠色低碳轉型,全新的生產模式和發展理念也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六
單次上漲205元/噸水泥價格“反常規”上漲
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句容某水泥廠更是直接告知客戶,9月17日12:00起浙江沿海區域P.O42.5/PII52.5R散裝水泥車運、船運價格上調205元/噸,如此高的單次水泥價格漲幅,堪稱“史無前例”。
單次上調205元/噸,僅僅是今年下半年水泥價格快速上漲的一個縮影。據中國水泥網消息,受能耗雙控及限產限電影響加之下半年處于水泥傳統旺季,全國水泥價格大幅度上漲。
截止9月19日,廣西部分地區水泥市場到位價已經奔向800-900元/噸,可謂沖向歷史極值。在國內其他不少地區,水泥價格一次上調100元/噸也已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某些地區一次上調130元/噸,部分地區的水泥市場到位價格已經沖破900元/噸,屢創歷史新高。
煤炭成本上漲被認為是水泥價格大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整體來看,2021年煤炭均價突破1000元/噸,同比大幅上漲78.21%。此外,能耗雙控帶來的限電限產,造成旺季市場供應緊張也是造成水泥價格飆漲的原因。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研究院預測,2021年全國水泥均價501.25元/噸,同比上漲10.87%。
七
王誠出任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多家水泥企業“掌門人”更換
2021年4月1日,中國水泥網消息,安徽省委公布最新決定:王誠同志任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提名為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登榜同志不再擔任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
4月2日,海螺集團公司在總部2308會議室召開四屆一次董事會,選舉王誠擔任海螺集團董事長。王誠表示,新一屆董事會一定按照“十四五”規劃的既定目標,緊扣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把集團班子和全體員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攥緊拳頭往前沖,堅持以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為主線,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推進更多“殺手锏”技術應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確保今年各項任務目標圓滿完成。各板塊也要對標“十四五”規劃總體安排,排實今年各項工作,細化各項工作任務,保證“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7月8日,中國水泥網創始人、董事長邵俊到訪海螺集團,與剛剛履新百天的海螺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誠共話行業新生態。這也是王誠履新后首次與行業媒體舉行交流。他認為中國水泥網在行業數字化多個領域取得了諸多實踐與成果,對于水泥建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都至關重要,未來希望雙方能加強多元化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維護行業生態,為推動水泥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除海螺集團以外,2021年國內多家水泥集團企業也迎來了“掌門人”變更。包括:常長利出任新天山董事長;肖家祥出任新天山黨委書記、總裁;曾勁當選金隅集團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姜英武出任金隅集團總經理;孔慶輝當選唐山冀東水泥董事長;李會寶擔任山水水泥董事會主席等等。
八
水泥行業反壟斷加碼四川、山東兩省被罰2.88億元
2021年1月,中國水泥網從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四川水泥協會及多家水泥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被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沒金額總計近6000萬。
決定書顯示,四川省水泥協會因違反《反壟斷法》第十六條“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禁止的壟斷行為”被處罰,四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峨勝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亞東水泥有限公司、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峨眉山佛光水泥有限公司、四川雙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被處罰。
四川水泥協會及多家企業被罰之后,山東8家水泥企業及區域聯合公司緊隨其后被罰。2月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淄博聯和水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及相關企業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案的處罰決定。
決定顯示,1月2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8家涉案當事人依法作出沒收違法所得8657.2萬元并處2018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計14172.3萬元,罰沒款共計22829.5萬元。
九
中聯攜手同力、海螺收購鴻豐、華潤收購良田……水泥行業并購升溫
5月24日,中國建材在港交所公告稱中聯水泥和河南投資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在鄭州市設立合資公司,其中中聯水泥與河南投資集團的出資比例為6:4。5月28日合營公司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牽手河南投資集團設立大型材料集團,這是河南建材行業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河南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重要成果。河南加快建材行業產能合作,提升行業集中度,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中國水泥網發布的“2020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中聯水泥在河南擁有熟料產能1736萬噸,占河南全省熟料產能17.80%;同力水泥擁有熟料產能1224.5萬噸,占河南全省熟料產能12.56%,兩家合計產能占河南全省30.36%。
2021年,水泥行業并購熱潮再度升溫,除中聯與同力聯姻以外,上峰水泥收購內蒙古松塔水泥、南方水泥收購杭州大馬水泥、海螺水泥舉牌亞泰集團、天山股份收購新疆博海水泥、海螺水泥收購鴻豐水泥51%股權、華潤水泥收購良田水泥51%股權、冀東水泥先后收購代縣宏威水泥和華潤福龍水泥股權等也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十
七部委發文提升水泥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
5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意見》指出近年來,水泥行業總體發展良好,但也要看到,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沒有根本解決,批小建大、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等非法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部分地區存在的產業政策執行不到位、相關單位責任意識不強、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
文件要求,2021年,打擊一批違法違規建設、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強化對水泥行業全面排查治理。2023年底前,水泥市場秩序得到有效治理,假冒偽劣、無證生產、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底前,企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區間,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明顯提升,質量水平和高性能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我國水泥質量總體良好,尤其是供應大型基建項目、市政工程的水泥砂石等鮮見有嚴重質量問題,而民用市場、熟料質量的監管同樣重要。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很豐富,但產品質量永遠是底線,無高質量產品,高質量發展就無從談起。“十四五”期間行業一方面會繼續延續供給側改革的成果,同時市場秩序和產品質量將得到大力提升,進口水泥熟料列入法定檢驗目錄還處于研究推動階段,距離正式政策落地還有很長的路,短期內不會對市場產生很大影響。砌筑水泥則可能成為第一批負面的典型,針對城鄉結合部、農村建材市場執法力度的增強,同樣劍指低標民用市場。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