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水泥業兼并重組高潮遠未到來
中國建材集團收購浙江建德三獅水泥有限公司60%的股權。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水泥行業集中度較低,無法顯現規模效應。預計08年國內水泥行業的并購戰將更加激烈,水泥業的并購高潮遠未到來。
《中國證券報》1月17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建材集團已經收購了建德三獅水泥有限公司除三獅集團外的兩家股東持有的共60%的股權,此舉被認為是中國建材對浙江三獅集團這個浙江最大國有水泥企業全面收購的開端。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建材通過與浙江企業的合作,將其水泥版圖從華東延伸至華中腹地。但是三獅集團旗下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中國建材真正完成對其的收購恐怕還難以排出時間表。此前中國建材就曾與浙江兆山新星集團的合作,一舉拿下湖南長沙四周70%以上的水泥市場。
建德三獅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世華財訊表示,中國建材收購款項已經劃轉。但是具體問題還在協商中,收購金額不便透露。分析師認為,中國建材整合浙江水泥市場勢如破竹。由于近年來浙江水泥市場飽和、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價格偏低,全行業虧損。06年春節和07年5月份,浙江省內水泥企業甚至出現二度停產。隨著中國建材的進入,多數民營企業主動要求被收購,退出浙江水泥市場。
水泥業是一個規模效應明顯的行業。目前世界前50家水泥巨頭的生產集中度已達到60以上,國內水泥行業卻遠沒有達到此水平。較低的集中度是引發市場價格波動性、低層次價格競爭的主要原因,多數水泥企業還存在資本結構較不合理的問題,資產負債率普遍高于60。自有資本比例太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過高。受資金制約國內眾多中小水泥企業不僅失去擴張機會,還面臨沉重的還貸壓力。包括外資在內的有實力的大集團,擇機加大對水泥企業的并購力度。
中國建材報分析師張立君認為,未來水泥行業洗牌將加速,區域性龍頭企業在行業地位將進一步加強,水泥行業的并購也將愈演愈烈。在發改委和商務部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里,并未發現限制外資進入國內水泥制造業的條款。未被列入“不鼓勵”,可以理解為認可、默許外資進入國內水泥行業。這會給國內水泥企業并購行為增添更大的變數。水泥企業并購的高潮遠未到來,水泥產業的并購與整合還將繼續。
發改委于2006年10月17日出臺《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提出到2020年,水泥企業的數量由目前的5,000家減少到2,000家,生產規模3,000萬噸以上的達到10家,500萬噸以上的達到40家。
據悉,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是國資委下屬的兩家建材類央企,均涉足水泥產業,但水泥資產規模都不夠大。在國資委加快央企整合的大形勢下,兩家企業暫以南北為界,都有很強的規模擴張欲望。中國建材在東部大規模布局,聯手江西水泥、尖峰集團、虎山集團、浙江水泥有限公司等企業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中材集團則在新疆、甘肅、唐山等北方地區收購水泥企業,先后控股賽馬實業、天山股份,2008年1月2日更是采用直接增資的方式對國內第二大水泥企業冀東水泥集團實現控股。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j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