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泥院入選工信部2022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
近日,工信部2022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入圍名單公布,中材國際所屬天津水泥院“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材行業工程智能設計創新應用”成功入選。這是天津水泥院繼2021年以“建材工業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創新應用”入圍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以來再次上榜。
2022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征集遴選活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戰略部署,加快培育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新模式新業態,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而展開的。活動聚焦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關鍵問題,圍繞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六大應用模式,征集遴選一批技術先進、模式創新、成效顯著、易復制推廣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
設計自動化
天津水泥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緊跟行業發展需求,從2008年開始了BIM技術研究,提出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持續打造“BIM+智能化+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在工程設計方面,天津水泥院采用數字孿生技術將知識與經驗標準化、模型化,自主研發了全專業百余項的自動化設計軟件,形成了面向建材、鋼鐵、電力、冶金等傳統行業通用專業的工業工程智能設計整體解決方案。軟件系統緊貼三維設計痛點進行定制化開發,實現了簡單參數交互輸入,軟件自動建模、自動出設計圖、自動生成下料清單,自動生成鋼筋施工放樣圖,打通了三維正向協同設計的關鍵技術路徑,設計效率成倍提升,設計流程更加精簡,質量控制更高效,實現二維設計向三維數字設計的變革。
鋼筋混凝土筒倉結構體量大、鋼筋數量多、鋼筋形式復雜,設計人員需要幾周才能完成三維設計工作。而采取智能設計建模軟件,只需要簡單輸入,僅半天就可生成完整準確的三維模型,并且能夠一鍵生成設計圖紙,自動生成鋼筋下料單和鋼筋施工放樣圖,設計效率提升數倍,設計成果更加豐富,質量更高。
框架結構智能識圖設計軟件可自動識別二維圖紙的數據信息(包括幾何尺寸和鋼筋信息等),軟件自動建模,自動生成設計圖和鋼筋施工放樣圖,自動生成鋼筋下料單,對接鋼筋智能加工云平臺,實現鋼筋設計加工一體化。軟件綜合考慮了鋼筋截斷與錨固、鋼筋搭接、箍筋加密等構造要求,集成了國家規范、標準圖集和施工經驗做法,實現設計知識軟件化,設計數據自動對接施工,使鋼筋加工從粗放式向精細化、集約化轉變,實現了數字設計價值的延伸。
管理平臺化
經過數十個項目的實踐和打磨,天津水泥院建立了全專業參與三維正向協同設計方法與工作流程,編制了三維正向協同設計標準體系,自主研發了數字設計管理平臺、共享設計平臺,實現了設計過程管理的平臺化、精細化。
數字設計管理平臺針對全專業三維正向協同設計的業務場景,設置了8個功能模塊,31項子功能,包括任務分解、專業協同、在線校審、過程追溯、進度管理、設計指標評價、績效發放等功能。其中在線審校功能,基于輕量化模型、PDF文件等web端的展示、編輯、共享、流程集成,模型、圖紙、設備表、計算書等的二三維聯動,集成了豐富的自動校審和檢查工具,實現設計校審工作的可視化、平臺化、精細化,從根本上解決了審批流復雜、審批意見閉環管理、資料版本控制難等項目管理痛點問題。
自主研發的共享設計云平臺集設計經驗總結、設計規定與專業知識于一體,輔助設計者基于瀏覽器完成方案三維模型的快速云端搭建,實現了設計工作的網絡化協同。
厚積薄發 技術賦能
“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經過多年的努力付出和不懈堅持,天津水泥院初步實現了知識模型化、設計自動化、管理平臺化、交付數字化,進入了數字化轉型的彎弓射雕的姿態。
面向未來,天津水泥院將持續投入科技創新與實踐能力,借助于設計工具的升維,向前連通門戶,向后打通制造,實現線下渠道、設計味道和制造門道的三道合一,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編輯:李佳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