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08年生產成本對行業影響
(一)行業預測關鍵假設
預計2008~2010年國內煤炭價格在需求旺盛、運力不足和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下將分別上漲10%、7%和6%,但對水泥企業的影響有限。因為水泥企業用的煤炭價格早已是市場化了,其價格主要是市場調節。在水泥市場容量穩定擴大的經營背景下,區域龍頭水泥企業可以通過提高水泥價格的方式將原燃料成本上漲的因素部分轉嫁出去。水泥行業具有市場發展與行業整合帶來的雙重投資價值,行業未來逐步提升的盈利能力有望降低行業的估值風險,進一步凸現行業的投資價值。
但提請注意的是,如果2008~2010年煤炭價格預計上漲幅度較大,超出預期假設,則重點公司的盈利增速和盈利狀況將存在下滑的風險。
(二)內生增長與行業整合是水泥行業研究的出發點
水泥行業是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充分的重要的原材料制造行業。水泥業的經營和發展既受到其需求狀況的制約,又受到國家宏觀環境和相關產業政策的影響,產品價格的競爭是其主要競爭方式,因此,對水泥行業的研究首先要基于產品供求狀況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趨勢的判斷;其次,行業以及行業內企業的經營狀況主要依賴于價格成本的分析,因此,行業及相關企業盈利水平就立足于對其現有成本結構及其未來波動態勢的分析。
水泥產品具有4個月的保質期,因此,水泥的產量一般就代表其實際的市場需求量。對未來經濟發展的研究預測,是研究水泥產業未來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水泥產業平均增長率對GDP年均增長率的比值,稱為水泥產業先行彈性系數,我國2000~2006年間的水泥產業先行彈性系數是1.101。因此,從我國水泥產量增長的速度來看,一般高于國民經濟總的增長速度。而影響水泥需求增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未來GDP的增速、特別是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有關水泥的進出口稅收政策對水泥的凈出口量的波動將產生明顯的影響。國內水泥需求與外部需求決定水泥的總需求。
水泥的供給主要受國家的對水泥采取的政策,包括水泥產業政策、技術政策、信貸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以及區域政策的影響。從量化的角度來看,水泥的供給由水泥產能決定,包括既有水泥產能的規模、由水泥投資帶來的新增水泥產能以及落后水泥產能的淘汰規模共同決定。
水泥行業及行業內企業的盈利水平主要由收入成本來決定。理論上,由水泥供求決定的水泥價格應是水泥企業成本的上限,在價格作為市場約束條件的前提下,影響水泥企業盈利空間的主要因素將只能從產業鏈的上游去尋找。從成本構成來看,水泥的成本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礦渣、粘土、鐵粉、煤炭、電力以及設備折舊與人工成本。
在上述成本因素中,石膏、礦渣、粘土、鐵粉因價值量上占比不大,影響不大;石灰石雖然從金額上占到6~10%,由于水泥企業一般都擁有石灰石礦山資源,因此,也是相對穩定的因素,變化不大,而且企業能夠完全控制;占比合計達到60%的煤電成本,近來受國際能源價格的影響呈逐年上漲態勢,對水泥成本波動的影響越來越大。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j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