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快速發展,建設用砂量不斷增大,加之天然河沙資源緊缺,海砂成為替代砂源之一。由于利潤較高,違法開采并使用未經充分凈化的海砂用于建筑行業,導致大幅度降低混凝土質量,已發生諸多住房安全事故,給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12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了《禁止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的建議》,文件中建議:
當前建筑施工領域和砂石市場中的海砂亂象危害極大,建設用砂是關系混凝土質量和耐久性的基礎建筑材料,嚴厲打擊海砂違法開采、運輸、使用問題已刻不容緩!
1.嚴格對工程用砂的要求和監管,徹底禁止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施工中使用海砂,切斷相關利益鏈條;
2.加強對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現場攪拌混凝土等生產企業在質量自控、原材料進貨、使用及出場的監督檢測和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相關單位的全過程監管;
3.大力宣傳、推廣使用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機制砂成為建設用砂的主力砂源。
一、違法違規使用海砂帶來的危害巨大
1.嚴重影響工程建設質量:海砂因含大量氯離子而誘發鋼筋銹蝕,進而影響混凝土耐久性,最終使建筑物結構力學下降,出現局部或整體突然垮塌。即使進行淡化處理,也必須采用繁雜的復合措施來保護鋼筋。但實際上不少混凝土公司為節約成本,往往連海砂淡化也省掉。此外氯鹽結晶膨脹會加速混凝土碳化、貝殼含量高會使混凝土多項性能下降。違規海砂用于鋼混結構短期難以看到危害,隱蔽性強,有的在近十年才逐漸顯現,一旦顯現對建筑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2.嚴重危害海洋生態環境:違規開采海砂會破壞海洋生物群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破壞海底生態。在近海大規模開采海砂還可能引起近海地質環境改變,甚至引起局部陸架地質災害。另外有的海砂中含大量稀有金屬元素,具備冶金價值,用做建筑用砂是極大浪費資源,海砂開采因由國家相關部門詳細勘探并規劃使用。
3.海砂淡化對環境的污染:海砂淡化過程也將造成環境污染,對海砂進行沖洗或浸泡,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且高濃度含鹽廢水直排河道對局部水域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二、機制砂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緩解“用砂荒”
近年來廣東省砂石行業在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已探索并積累出了一些經驗和模式,其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型化、超大型化機制砂石企業不斷增加,并著手建設高質量的綠色砂石骨料生產線,不斷提高機制砂生產標準,讓產品質量符合行業標準要求。
為進一步應對廣東省砂石供應緊張局面,促進資源集約化利用,打造優質高效的砂石供應體系,2021年發布了《廣東省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各地要按照全省年產建筑碎石類建筑石料3億立方米(實方)的總產能要求,用足用好采石場指標,確保在2022年底前達標達產。重點建設若干儲量規模1億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建筑石料生產基地。鼓勵將采石場與機制砂石項目統一規劃布局,鼓勵新設采石場同步配套20%以上的機制砂產能,鼓勵現有采石場增設機制砂生產線。
隨著規劃和建設中的大型、超大型砂石礦山生產線的陸續投產,廣東省砂石供應緊張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緩解,優質砂石的價格料將回歸更趨合理的水平,可滿足下游工程建設市場的需求。砂石礦山也將不斷朝著服務期限長、產量規模大、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