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供應總量創歷史新高!2021年江蘇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如何?

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會 · 2022-04-25 17:10 留言

?2021年,在江蘇省內各市、縣主管部門、“散辦”和行業協會的積極參與及引導下,在2020年全面實現復工復產的基礎上,2021年開年延續了上年的運行態勢,大部分地區預拌混凝土保持增長,基本滿足了各類建設工程混凝土材料的供應,全省建筑系統混凝土企業全年混凝土供應總量3143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43%,創下歷史新高。  

以下統計和分析數據,是根據全省各混凝土企業填報和各地級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及市、縣混凝土行業協會(分會、專業委員會)統計匯總,經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分會將幾方數據匯總、核對、修正后得出,含蓋全省建筑系統有資質的1061家預拌混凝土企業。【注:中鐵、中交,部分道、橋、水、電等大型專業化總承包施工公司自帶攪拌站不在此統計范圍內】  

一、2021年全行業主要發展數據  

1、建設系統有資質企業總數:1061家,比上年增加53家。  

2、攪拌機年設計生產能力:90225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55%。  

3、混凝土供應總量:31436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43%。  

4、總產值:由于砂石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水泥價格高位震蕩,混凝土均價也小幅提高,全省全行業各種強度等級混凝土平均后,均價為498.01元/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4個百分點。全行業全年累計實現銷售產值1565.56億元,比上年增長3.55%,全年全行業實現增加值53.7億元。  

5、交稅:全行業平均稅率為3.59%,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全行業交稅:56.2億元,比上年增加1.6億元。  

6、利潤:全行業平均利潤率為4.28%。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利潤67億元,比上年下降8.2%。  

7、全行業應收賬款、應付款:據不完全統計,全行業至2021年底,歷年累計應收賬款超過350億元,應付款超過245億元。  

8、全行業從業人數:約54300人。(混凝土運輸外包給專業化公司或個體戶等,不在統計范圍。)全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平均占比為20.3%,比上年減少11.16%。  

9、全行業年人均工資:81360元,比上年提高1.78%。  

10、混凝土強度等級分布:2021年,在建設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分布為:C10—C25強度等級用量占總量的18.25%,C30混凝土占36.32%;用量最大的C35及以上級別混凝土用量占45.43%;最高強度等級為C80。  

11、水泥用量:各種強度等級混凝土平均后,每立方米混凝土平均用水泥305公斤;全年預拌混凝土用水泥總量9588萬噸,比上年增加1443萬噸。  

12、砂用量:資源砂耗用總量6598萬噸(含海砂),機制砂耗用總量15397萬噸(含石屑)。  

13、石子用量:34710萬噸。  

14、粉煤灰耗用總量:1418萬噸。  

15、磨細礦粉用量:1357萬噸  

16、外加劑耗用總量:193萬噸。  

17、主要生產設備數量:攪拌機:2311套;攪拌運輸車:26467輛;  

汽車泵:3825輛;車載泵(含拖泵):2211臺。  

二、行業分析  

(一)行業經濟總量再創新高,利潤總額首度出現負增長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由于一系列利好政策,如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建設及新基建投資力度加大等的拉動,混凝土市場一度呈現供需兩旺的局面。又因金融政策、環保政策收緊,上游原材料緊缺及價格上漲,再加上新冠疫情多點散發,造成市場供需波動起伏,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  

2021年,預拌混凝土累計銷售產值1565.56億元,比上年增長3.55%,行業經濟總量再創新高;利潤總額累計67億元,比上年下降8.2%,首度出現年度負增長。主要原因有:  

1、因產能嚴重過剩、低價競爭激烈,加上虧損企業比上年度增加,導致全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下降。  

2、產業規模和產出持續增加,產能利用率下降。2021年,雖然有一部分企業由于環保不達標而停業或轉產,但部分地區持續投資建新站,相抵后,全省新增混凝土企業53家,全行業混凝土年設計生產能力高達90225萬立方米,全年混凝土供應量累計為31436萬立方米,增長率為3.43%。但產能利用率僅為34.84%,與上年度相比,下降了0.38個百分點,說明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沒有改變,業內相互競爭的格局持續未變。  

3、2021年,企業重點在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提升,但由于原材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大部分企業存在資金周轉困難、應收賬款攀升等問題,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提質增效受到影響。近年來行業應收賬款占比逐年攀升,周轉率逐年下降,資金壓力逐年加大。據不完全統計,至2021年底,全省預拌混凝土企業歷年累計應收賬款超過350億元,應付款超過245億元。資金周轉、回款壓力達到近年來頂點,企業的資金狀況對2021年的運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2017-2021江蘇預拌混凝土產量情況(萬立方米)  

2017-2021江蘇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個)  

(二)全省發展勢頭總體向上,蘇南、蘇北產量增長,蘇中下滑  

2021年上半年,市場延續了上年度的增長勢頭,尤其是蘇南,蘇北,預拌混凝土供需兩旺。但是下半年,受房地產投資放緩、原材料短缺且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限電、環保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預拌混凝土市場需求有所減少,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制約,混凝土產量有所下滑。在區域發展方面,蘇州、南京兩地仍排在全省前列。  

2021年,蘇南五個市的混凝土攪拌機年設計生產能力累計達43272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7萬立方米;五個市完成的混凝土供應量累計為16896.44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4.27%,占全省總方量的53.74%。  

蘇州市及所屬的5個縣級市以6339.44萬立方米,增幅12.41%,占全省總量的20.16%,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的位置。蘇州所屬的5個縣級市對蘇州地區的貢獻率達63.5%,其中昆山市為1170.5萬立方米,增長1.46%,繼續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昆山市對蘇州地區的貢獻率達18.46%。  

南京市共完成混凝土方量450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84%,占全省總量的14.31%。南京的江北新區保持了持續增長勢頭,江南供應勢頭減緩。  

無錫1個地級市和兩個縣級市共完成混凝土供應量2612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9.84%,占全省總量的8.3%。其中,無錫市區2021年供應混凝土1660萬立方米,增幅達10.66%;而宜興市供應混凝土451萬立方米,增長14.76%,江陰市供應混凝土501萬立方米,增長3.3%,緊隨其后。整個無錫地區已扭轉了上年度市場需求下降的局面。  

常州及所屬1個地級市和兩個縣級市,延續了2020年下半年需求旺盛勢頭,2021年共完成混凝土方供應2445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10%;在全省市場占比為7.77%。其中,常州市區完成混凝土供應1795萬立方米,增長12.21%;金壇市完成300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溧陽市完成35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6.6%。  

鎮江市所屬1個地級市和3個縣級市(丹陽、句容、揚中),市場出現較大波動,2021年共完成混凝土供應量1000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0萬立方米;該區域占全省總量的3.18%。  

蘇中地區所屬3個大市,即南通、揚州、泰州,三市2021年完成混凝土供應量4670.82萬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14.85%,比2021年下降了755萬立方米,降幅達13.9%。其中:  

南通市有1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和1個縣,2021預拌混凝土供應量為2930萬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9.32%,與上一年度相比,產量增幅為8.1%。其中,南通市區完成混凝土供應量866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74%;海門區混凝土供應量276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6.1%。而通州區、如皋市、啟東市、如東縣和海安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啟東市增幅最大,2021預拌混凝土供應量為376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28.28%。  

揚州市完成混凝土供應量1245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其中,揚州城區完成585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3.9%。寶應縣增長了4.16%。而儀征市、江都市出現較大降幅,其中儀征市降幅高達31.9%;江都市降幅為9.37%。  

泰州市完成1495.8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11%。在全省占比為4.75%。其中,泰州市區完成混凝土供應量600萬立方米,與上年度基本持平。  

蘇北的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和宿遷5市的混凝土供應量達9869萬立方米,占全省總方量的31.39%,較2020年增長了12.61%。其中:  

鹽城市所屬1個地級市,2個縣級市和5個縣,共116家企業,2021年共完成混凝土供應量3365萬立方米,增長幅度高達51.92%,是全省增長幅度最大的地區;鹽城市在全省的占比為10.7%。  

淮安市所屬1個地級市和4個縣、區,2021年共完成混凝土供應1430.6萬立方米,與上年度相比增長11.45%;在全省的占比為4.55%。  

徐州市有1個地級市和5個縣,全年完成2515.8萬立方米,增長幅度為8.12%;在全省的占比為8%。  

宿遷市有1個地級市和4個縣,有82家企業,2021年共完成混凝土供應量1307.66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7%。尤其是宿遷城區,全年供應混凝土607.9萬立方米,比上年平均下降24%%;泗洪縣完成203.63萬立方米,比上年平均下降21.56%;沭陽縣完成147.9萬立方米,比上年度下降達70%。宿遷市在全省的占比為4.16%。  

連云港市所屬1個地級市和4個縣,完成125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2.7%。在全省的占比為3.97%。  

從全省來看,蘇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混凝土市場基本平穩,但總體看,這一區域今年乃至今后幾年增長幅度有限。繼續拉動江蘇混凝土市場的主要還是面積占72%的蘇中,蘇北地區,尤其是這一地區的縣和縣級市,隨著我省城鎮化率的穩步提高,對混凝土市場的需求量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應該看到,長期以來,江蘇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雖然,受國家宏觀調控等大環境的影響,但江蘇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一直沒有放慢。由于江蘇的經濟發展一直比較穩健,混凝土市場與總體經濟發展格局基本同步。  

2021年各市混凝土設計能力、實際產量情況  

(三)集團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愈顯突出  

2021年,又有一批混凝土強勢企業和企業集團,通過一企多站、收購、兼并或租賃等形式實現規模經營的目標,成為我省混凝土企業加快發展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新趨勢。2021年,全省混凝土供應量300萬方以上的企業有8家,100萬方以上、300萬方以下的企業有43家,比去年又有增加。全省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前30名的企業,合計供應混凝土7917.84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加436萬立方米,增幅為5.82%;比5年前的2016年混凝土年供應量前30名的企業(5126萬立方米),增加了2791萬立方米,增幅翻了0.5倍以上。從地區來看。蘇州地區增幅最大,2021年,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6339.44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12.4%。蘇州所屬的5個縣級市對蘇州地區的貢獻率達63.5%,其中昆山市的貢獻率達18.46%。本部設在昆山的建國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471.84萬立方米,占蘇州總量的7.44%。徐州誠意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徐州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江蘇中聯鑄本混凝土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合計供應混凝土937.17萬立方米。占整個徐州地區供應總量的72.9%。  

2021年江蘇省預拌混凝土供應量前30名企業  

(四)中、高強度混凝土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比例大幅度增加  

2021年,C35及以上級別混凝土的供應量首次超過C30級別混凝土,占全年各級別混凝土供應總量的45.43%,超過C30混凝土9.11個百分點。江蘇雙龍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C35及以上級別混凝土的供應量已超過供應總量的60%。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全年銷售混凝土921.4萬立方米,其中C35及以上級別混凝土的供應量為462.3萬立方米,超過銷售量的50%。  

(五)信息化管理普及率擴大,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逐步推進  

據統計,全省已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統(ERP)的企業共401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37.8%,比上年提高了20%以上。建國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中鼎建材集團等一批企業,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正在向前推進。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升級試點工作將逐步擴大。  

(六)企業技改投入巨大  

2021年,企業技改投入主要用于以下三個方面:1、攪拌站環保升級或改造,以滿足環保驗收、考核或經常性的檢查等要求。2、攪拌運輸車小換大,標配車大幅度增加,以滿足限載要求;汽車泵更新或置換,以滿足節能減排的要求。3、試驗、檢測能力的提升,以滿足各品種混凝土的試驗、檢測要求。據不完全統計,全行業用于技改投入的資金高達93.8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的5.99%。  

(七)2021年我省混凝土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2021年處在新冠疫情反復出現,經濟復蘇困難等大環境影響下,我省混凝土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水泥價格高位震蕩。2021年水泥行業經歷了起起落落。3-5月份,水泥市場量價齊升;6、7月份水泥產量和價格均走低;8月開始直到10月,水泥價格又一路高漲,并在10月創下了2021年水泥價格最高位;11、12月雖然水泥價格下滑,但整體仍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  

2、天然砂石原材料供應依然短缺。雖然砂石價格運行相對平穩,但保供問題凸顯,導致行業生產經營成本顯著增加。  

3、企業的用工成本逐年提高,加上人力資源開發費用,人力資源成本持續攀升。  

2021年,全行業年人均工資:81360元,比上年提高1.78%。最高的企業年人均工資19萬元,最低的企業年人均33200元。低于5萬元的少數企業均在蘇北地區。蘇南地區人均工資遠遠高于蘇北地區,其中,昆山市全行業年人均工資12.81萬元;蘇州、南京年人均工資超過9萬元,其中,蘇州最高的19萬元,最低的6萬元。南京最高的12.4萬元,最低的6.45萬元。南通最高的企業年人均工資10.9萬元,最低的5萬元。  

為適應行業發展,很多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以滿足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需要,使人力資源成本持續增加,負擔加重。  

4、部分地區,總體需求減弱。  

2021年各地房地產加強調控力度,房地產投資下滑最快,對混凝土的需求產生較大影響,蘇北的宿遷和蘇中的揚州2021年出現混凝土供應總體下滑的局面。  

5、信息化管理系統(ERP)尚沒有實現全覆蓋,地區發展不平衡。  

全省1061家企業中已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統(ERP)的企業401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37.8%。已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統(ERP)的企業主要分布在蘇南地區,蘇北地區還有大批企業尚沒有配置該系統。  

三、2022年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機遇  

回顧2021年,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不利因素,中央實施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計劃和措施,加上江蘇沿海開發和江蘇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給我省混凝土行業帶來利好,產量保持增長。  

展望2022年,國際經濟、金融、軍事等形勢嚴峻復雜,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機遇和挑戰對我們每一個從業者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2022年整個行業面臨的有利因素:  

1、國家多次重申將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的貨幣政策和優惠的稅收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無疑是行業保持穩定運行的有力保證。  

2、江蘇省有13個地級市,55個市轄區、22個縣級市,19個縣,行政區劃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2021年,全省總人口8505.4萬人,GDP11.64萬億元。2021年,江蘇城鎮化率為73.94%,城鎮化率最高的是南京市,達到86.9%;最低的是連云港市,為62.38%。城鎮化率超過80%的還有蘇州和無錫;在70%至80%之間的,分別市鎮江市、常州市、揚州市、南通市。蘇南、蘇中、蘇北地區鎮化率分別為82.5%、70.54%、64.79%,與2020年相比分別提高0.24個、0.58個、0.69個百分點,區域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而且差異在逐步縮小。推動特色小鎮和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小城鎮集中安置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為混凝土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3、2022年,江蘇省重大基本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720億元,較上年增加1343億元,安排重大項目247個,其中實施項目220個,年度投資201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9個,年度計劃投資316億元。對穩定混凝土市場的基本盤形成有力支撐。  

(二)挑戰  

2022年整個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原材料價格依舊保持高位運行。疫情持續多點散發,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受此影響,上游建筑項目施工進度緩慢,房地產對混凝土市場需求疲軟,下游混凝土企業面臨封控停產,原材料生產和運輸受限,生產經營遭遇難以估量的影響。  

2、混凝土公司資金回籠壓力有增無減。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對混凝土企業銷售款項的延遲支付問題嚴重,造成混凝土企業應收賬款總量逐年增加,使得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周轉壓力和壞賬風險。2022年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混凝土企業在回款方面必將遭遇更大挑戰。  

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技術、標準、裝備不斷升級,倒逼混凝土企業加速綠色低碳生產、信息化、固廢利用及產業鏈延伸全面發展。很多企業面臨資金不足和人才短缺的雙重矛盾或困難。  

(三)思考和建議  

在當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復雜環境下,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在保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1、積極探索實現“雙碳”目標的新技術與新路徑  

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行動方案》中提出“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國務院頒發的文件中首次出現“低碳混凝土”的概念。在“雙碳”戰略目標的時代背景下,混凝土行業作為工程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探索實現“雙碳”目標的新技術與新路徑,加快推動政策出臺、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的低碳轉型。  

實現混凝土行業“雙碳”達標,技術的持續升級和創新是關鍵。  

鼓勵混凝土企業向綠色轉型,從源頭降低原輔材料消耗和固廢產生量,強化生產能耗管控,以降低綜合能耗,將綠色生產、節能減排、固廢利用等理念納入研發、生產全過程。條件成熟時,在全省開展“低碳企業試點”。  

2、借助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機遇,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附加值  

江蘇正在邁入“數字經濟”發展階段,混凝土行業在大力普及信息化管控的基礎上,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這是大勢所趨。在新形勢下,混凝土企業應以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為主線,集環保、節能、信息化或數字化于一體,通過引入智能制造新技術,將混凝土生產、供應、管理等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集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用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精細化,實現生產、供應等整個流程的規范化管理,提升市場快速反應、資源配置、生產組織、降本增效的能力,在成本控制、效率、品質等方面充分體現企業的優勢。我們要借助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機遇,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和組織創新探索適合本行業、本地區特色的混凝土企業管理模式,建立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機制,加快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和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的附加值。  

3、降低財務費用,規避企業經營風險  

要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市、縣行業協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努力創造條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努力改善企業投資和治理環境,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和原材料采購難問題。混凝土企業應嚴格控制應收賬款,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銀行貸款,降低財務費用;不接受社會高利貸,規避企業經營風險。  

4、組織好人才引進和培訓工作  

為滿足混凝土企業的快速數字化轉型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企業應建立基于業務快速成長和高素質團隊。對很多企業而言,這方面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必不可少。為此,組織好行業培訓顯得尤為重要。應根據混凝土行業的特點和行業發展需要,組織好人才培訓工作。省、市行業協會應在專業培訓中發揮主導作用,應由行業協會制定中、長期和近期的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解決企業急需的短缺人才,以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良性發展。  

近期,培訓重點將放在數字化轉型標準解讀及新一代信息專業技能提升的中高層管理培訓。  

為滿足混凝土企業對不同層次人才的要求,省協會計劃與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南京工程師學會聯合開展混凝土企業高級人才研修班。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11:16: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中西区| 云浮市| 镇远县| 淮阳县| 米林县| 吕梁市| 清镇市| 本溪市| 巴东县| 延长县| 新营市| 张家口市| 繁峙县| 建始县| 井陉县| 青州市| 岑巩县| 远安县| 汉川市| 蒲城县| 扎鲁特旗| 怀柔区| 清原| 宁国市| 孝义市| 黔东| 鲜城| 邢台县| 绿春县| 平塘县| 雅安市| 汉源县| 南宁市| 阿坝| 科技| 凤冈县| 睢宁县| 彭山县| 新蔡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