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劉懷平:我有一個夢想

中國水泥網信息中心 · 2008-01-02 00:00 留言

江蘇科行集團董事長劉懷平

中國水泥網CEO邵俊采訪江蘇科行集團董事長劉懷平

  在對江蘇科行集團董事長劉懷平的采訪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夢想”:他夢想要在鹽城做出一個水泥輔機產業集群,夢想聯合鹽城的龍頭企業,共同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他不僅有夢想,而且也為了這個夢想做出了方方面面的鋪墊和努力。他說,科行的每個人都有也應該有自己的夢想,但他們共同的夢想就是“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優秀”。回首科行成長的10年,審視今天科行的成績,這個目光敏銳、思維縝密、敘述條理、不愿意固守陳規的董事長讓我們禁不住由衷地嘆服,他的夢想必定會成為現實。

  是什么讓劉懷平走得如此從容自信?科行是如何利用10年的時間從一個新生企業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對比過去的10年,科行的第二個、第三個10年又將會有怎么樣的不同?就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關于劉懷平董事長夢想的故事。

  近年來,隨著國內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以及水泥成套設備出口增長的強勁帶動,中國水泥機械行業也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不但產銷增長迅猛,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水泥機械產品依賴進口的現象早已不復存在,相反,越來越多的國產裝備開始走出國門,打開了國際市場。在眾多省市地區中,水泥輔機設備生產的集中產地非江蘇鹽城莫屬。

  鹽城是江蘇乃至全國節能環保機械工業的重要產業化基地,大大小小的節能環保機械企業遍及全市,特別是集中在亭湖區,被譽為“全國節能環保機械之鄉”。這些企業中不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建立了專業研發機構和產學研聯合體,創辦了“研發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具備了重點產業集群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由江蘇科行集團投資控股的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領頭羊”。

科行公司的“三高戰略”

  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畢業后在無錫湖山水泥廠工作兩年的劉懷平實現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夢想:創辦一個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決我國水泥企業環境污染大難題的企業。經過10年的打拼,目前科行公司已經成為國內著名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商,以提供精良的中大型水泥建材設備而聞名。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科行是如何從眾多新老機械企業中脫穎而出?劉懷平歸結為三點原因。

  第一,實施“三高戰略”。所謂“三高戰略”即“高起點定位”、“高速度發展”、“高質量運行”。科行在一開始定位時,就瞄準了水泥行業里的永恒主題——節能環保。劉懷平說,水泥機械行業從檢測、輸送到主機有很多產品,但是節能環保這條路,必定會是水泥行業的永恒主題。

  第二,緊緊抓住“科技”這一發展動力。如果說“三高戰略”讓科行人找準了發展的主線,那么科技就是科行人在這條路上高質量前行的動力。最近幾年里,科行公司共成立了7個科技攻關小組,享受科技部的創新基金,研發8個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已申請46項專利。科行公司每年都要在企業團隊中選出一批技術人才來進行科技攻關項目,將這些項目轉化為有效的技術和產品,使之得以實現產業化生產。

  同時,科行也引進外部科技力量幫助自己成長,就在今年,科行公司與清華大學簽訂了《冶煉廢渣成套設備系列化大型化的研究》合作協議,與鹽城工學院聯合建成全國首個“料床擠壓粉磨實驗室”,這些都不斷為科行注入科技活力。“科技打造行業典范”便是科行人認識發展動力的真實寫照。

  第三,強化內部管理。科行的管理模式被稱之為“內方外圓”的“古錢幣式”管理模式。“內方”就是強調內部要方方正正,規范化。“外圓”就是給企業創造一個游刃有余的外部發展環境。這種高效的管理模式也受到了行業專家的認可。科行人還提出了“制度第一、老總第二”的管理原則。

  選準了定位了發展主線,依靠科技這個動力,通過“內方外圓”式的管理,使得科行在短短10年里能夠脫穎而出。

內方外圓的管理

  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管理將顯得更為重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將是一個企業獲得成功的基石。“內方外圓”的管理模式,讓科行從企業擴大到集團過程,不但沒有經歷太多的彎路,反而使企業更加團結有向心力,同時在競爭中更是張弛自如、游刃有余。

  劉懷平從十幾年的企業管理中總結出了三句話:“企業最大的漏洞是管理漏洞,企業最大的風險就是文化的風險,企業最大的失誤就是決策的失誤。”在科行,具體的管理手段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劉懷平把它總結為“以文化為靈魂的創新的管理模式”。

  據我們了解,在科行,很多事情都會被濃縮概括為幾句話,都會有一個獨特的衡量、評價標準。在加強企業信譽和產品建設中,科行的口號是“思路決定出路,人品鑄就產品”,強調思路和誠信的重要性。科行人有自己的做人要求和原則:“內向而不缺內涵,聰明而不耍小聰明,有私心而不謀私,用心而不用心計”。

  在生產管理中,提出了“三化管理”,即“精細化、規范化、可視化”,規范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每個生產步驟都要求公開操作,不忌諱同行的參觀學習,甚至連生產圖紙也是公開的。劉懷平說,科行是以科技為發展動力的,圖紙只是競爭的一個方面,核心競爭力是偷不走的。

  在組織模式上,可以用“中心+公司”來概括。“中心”的職能包括綜合發展、行政管理、財務計劃、技術保障、生產保障、市場保障等。“中心”既是一個管理部門,又是一個服務部門。“公司”包括科行重工、科行物流、科行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泥粉磨研究所、中科節能環保等集團子公司,他們按照公司化模式走向市場,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中心”與“公司”相互服務、相互分工、相互監督、聯動發展、共謀思路、同創績效。劉懷平認為,用“中心+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把科行10年來優秀的東西沉淀下來,為將來真正的集團化、為更大的發展、更強勢的競爭提供組織上的保障。

[Page]

“我為劉總挑毛病”

  劉懷平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看一個企業的品牌價值,首先看的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底蘊如何;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就看文化能否可持續發展;企業品牌競爭力的大小,就看企業文化底蘊的多少。現實也是如此,劉懷平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是最下狠功夫的。

  今年是科行集團十周年大慶,但公司沒有搞任何慶典活動,也沒有請領導和客戶,而是忙活一件事——“我為劉總挑毛病”。活動內容是通過員工寫匿名信的方式,為董事長劉懷平提意見挑毛病。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還設置了“正氣獎”、“忠言獎”、“敢言獎”等獎項,對提出有價值意見、建議的員工以重獎。為了讓員工能暢所欲言,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劉懷平甚至連續在外出差半個月。

  談到為何要發起這樣一個活動時,劉懷平認為,科行是一個民營企業,容易出現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而運營中的問題需要廣大員工來發現和提出解決辦法,不能僅僅只依靠決策層甚至是劉懷平一個人來決定,要打破“凡事看劉總”的思維定式,讓更多人參與企業的管理。劉懷平說:“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過去的管理特點和優點,也許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變成缺點,但是自己看自己往往是看不清的,而身邊的人可能是清楚的,但是他不敢講。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讓自己能更清楚地審視自己,為下一個10年做準備?所以就發起了這個活動。”

  “我給劉總挑毛病”的活動讓科行的員工進一步、全方位地審視企業管理者。既是給劉總挑毛病,也是給整個企業挑毛病,既是給企業挑毛病,也是給員工自己挑毛病。所有的科行人都重新站在一個非常冷靜的角度,以非常冷靜的心態審視科行,為下一個10年積蓄更大的力量,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科行的凝聚力、向心力變得前所未有地強大。“凝聚力量決定競爭力”。劉懷平說:“搞什么活動都沒有搞這個活動好,就是把清華大學的教授請來天天給科行人講課講凝聚力,都沒有這樣一個活動的效果好。”前不久,還有幾個國內高校派專人到科行公司了解和整理這一活動的情況與內涵,并將作為高校教育課堂上的案例。

  “有了人,夢想才能逐一實現”。對人才的重視也造就了科行今天的成功。劉懷平說,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職業夢想的實現也促進了企業的成長。于是,劉懷平又提出了“讓我們一起成長”的口號,“既包括老板也包括員工,企業從上到下都能關注到每一個人的成長,有了每一個人的成長,自然就有了這個企業的成長,有了每一個人的發展,自然就有了這個企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個10五大組合拳

  有了前10年的第一個勝利,劉懷平在接下去的第二個10年、第三個10年又有怎樣的夢想呢?劉懷平說,盡管過去10年科行獲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停留在做企業的層面上。他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了三個10年:第一個10年,做一個優秀的企業,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任務;第二個10年,做一個有特色的產業;第三個10年,培養出一批職業經理人。

  相比第一個10年,劉懷平的第二個10年則要復雜、寬泛的多。從何入手?他說,首先要讓科行的文化和技術具備“可復制性”。“做產業不同于做一個產品,也不是簡單地圈地蓋車間,做產業就是要通過研發基地產生智慧、產生思想、產生模式,然后拿這些智慧、思想、模式、理念去復制出一批企業出來。”通過這樣的復制,在鹽城做出一個產業集群出來。劉懷平很清楚,要實現這個夢想,僅僅靠一己之力是不夠的,因此他正在牽頭發起成立“鹽城節能環保機械產業協會”。對于這個產業形成的意義,劉懷平用一個“只有,才”的排比句來闡述:“只有通過一個產業集群,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只有這個產業做成了,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市場客戶;只有這個產業做成了,我們才能真正實行差異化發展;只有這個產業做成了,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做大做強。”他認為,就像一艘航空母艦周圍都有一批“護航艦”一樣,任何一個百年企業或者國際化大品牌的形成,都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龍頭企業就應該承擔做出一個特色產業的責任,這樣也能保障自己做得更大更強”。

  圍繞這個思路,科行已經打出了一套五個方面的“組合拳”。

  第一拳,鹽城市經貿委在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策劃下,專門成立一個裝備產業發展辦公室,由經貿委主要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同時準備成立一個“鹽城市節能環保機械產業協會”,通過這個組合,可以把企業和政府之間的距離縮短,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資源促進產業發展。

  第二拳,科行公司投資成立“鹽城中科節能環保技術創新服務有限公司”,為鹽城的水泥機械企業介紹專家、培訓人員、信息發布,并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目前江蘇省財政部門已經給了這個技術服務平臺70萬元的扶持資金,國家發改委在今年也給了220萬專項資金,用于建這個平臺。這在全國水泥機械行業是絕無僅有的。

  “我就有一個夢想,要讓我們鹽城幾個龍頭企業共同開發,大家一起把鹽城這個產業做大做強。”通過專門的機構來跳出科行整合資源,做大鹽城節能環保水泥機械產業,代替進口,走出國門,使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一個夢想。

  第三拳,投資創新基地。劉懷平把科行的創新基地形象地比喻為大公雞,把產業化基地比喻成老母雞,“大公雞要漂亮要有思想,要具有吸引力,吸引人才,能出思路,出優質思路,就需要有這樣一個平臺;老母雞就是要健康,要能吃苦,能奉獻,要能下蛋,能下優質蛋,下蛋就是產業化,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使之產業化,用科技來轉化為資產。”

  第四拳,加工裝備的共用。科行的加工設備比較先進,一些小企業無力投資購買,劉懷平說其他企業也可以使用這些設備。目前,科行已投資了數控切割、動平衡機、重型焊接中心、雙柱立車、臥式車床、鏜銑床、萬能磨床等2000余萬元的加工檢測設備。“我們收取一定的成本費,也就是收取一點設備折舊、人工和原輔材料的成本費用,不僅能創造一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鹽城產業圈子里的企業的裝備能力、加工能力和加工質量”。

  第五拳,成立了科行重工公司。以生產臥輥磨、選粉機等高效粉磨設備為主,通過集團的分工,實現專業化的生產和市場開拓。“將來集團要發展的更大,要想復制出更好的產品和發展模式出來,就要搭建這樣一個平臺,這個平臺現在是科行人在掌握,將來我們就可以逐步向鹽城的其他企業延伸。”

  可以看出,這五拳籌劃得非常周到,從政府到企業、從技術創新到集群化生產再到專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如果這五拳能徹底打下去,未來的10年,鹽城必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水泥機械重要的生產基地。

  作為水泥機械裝備企業,中國水泥行業的發展也是劉懷平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問及對中國水泥行業未來的看法時,劉懷平脫口而出便是“四大特征”:重組并購是發展的主旋律;水泥技術的進步將在世界上具有更強的影響力;中國水泥產業的一大批新型高端人才將迅速形成;區域差別將進一步拉大。每一點都可以舉出一大串例證。水泥行業與自己的夢想息息相關,所以劉懷平時時關注、總結,才會有這般從容淡定、運籌帷幄。為了實現這第二個和第三個10年的夢想,劉懷平對水泥行業和水泥機械行業可能發生的狀況和趨勢已經了然于胸。我們也相信,有了這樣充分的準備和踏實的行動,劉懷平的夢想不會只是夢想,等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劉懷平未來的夢想又會是怎樣呢?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6 02:17: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墨玉县| 宁远县| 海丰县| 噶尔县| 辽阳市| 临沭县| 楚雄市| 囊谦县| 广宁县| 彩票| 正镶白旗| 卫辉市| 湘潭县| 商河县| 平阴县| 旅游| 连南| 青龙| 平利县| 瑞丽市| 亚东县| 邯郸市| 北京市| 凌云县| 驻马店市| 宜都市| 临安市| 衡水市| 合阳县| 徐闻县| 利辛县| 望都县| 昂仁县| 绥棱县| 通道| 新乡县| 疏勒县| 浦北县| 张家口市|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