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遠東亞鑫水泥:聚焦“提質增效、優化升級”兩大攻堅戰,開啟“專精特新”密碼促發展
按照新天山水泥、云南水泥關于“三精管理”、提質增效和優化升級等工作部署,云南遠東亞鑫開源節流提效益、勤儉節約促發展,合理資源配置、控制呆滯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補短板、強弱項,堅持“兩輪驅動”,一輪抓品質提升,一輪抓降本增效,努力營造“以奮斗者為本,讓實干者得實惠”的創效氛圍,開啟“專精特新”密碼,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圍繞中心工作,開啟黨建+賦能密碼,實現同頻共振
堅持不懈深化“三精管理”,扎實開展錯峰生產、精益降本、項目建設、兩高治理、安全環保、疫情防控、巡視整改、黨建紀檢等各項工作,打造“一軸兩翼展 三幫三色樹”黨建品牌,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增強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和號召力,為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注入澎湃動力。黨建+賦能,落實合規管理提升年行動,安全審計、財務審計交叉檢查,開展安全應急演練急先鋒、鐵標水泥攻關突擊隊、水泥和易性改善重拳組、“支部叫我來巡山”設備大巡檢、水泥工序電耗“小螞蟻隊”等活動,堅持KPI“對標管理”不動搖,持續強化內部管控,主要消耗類經濟指標下降明顯,熟料綜合電耗同比下降3%,環比下降1.3%,水泥工序電耗同比下降5.8%,環比下降0.9%,利用余熱發電噸熟料發電量同比上升13.2%,環比上升0.89%,水泥和易性得到改善,鐵標水泥成功提貨,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實現了同頻共振。
——全員實施行動轉變,開啟資源配置密碼,實現錯峰生產受控
力求精益管控成本費用,努力提升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提出“五做實”“六加強”關鍵舉措,明確責任部門,做到不談理論,直擊現場;不談系統,單點突破;不談高端,改善落地。構建了一套面向市場指揮有力、反應柔性的計劃、物流、采購、倉儲、快速切換的精益數字化計劃物流生產供應鏈體系,保證做到不合格物料、燃料、原料不進廠,實現立磨臺時高運行良好,窯產量峰值煅燒,余熱發電循環利用發揮效果明顯,達到33.26kWh/t,發電量能保證窯系統正常運行,政府電網錯峰生產限電供給能保證粉磨系統正常運行,粉磨系統與立磨系統合理計劃調配開停。在資源合理配置下循環調度,公司水泥生產線不受錯峰生產限電影響。
——“清單式”管理,開啟“點對點”督辦密碼,實現產品品質改善
壓實主體責任,成立領導小組機構,按照專項工作方案安排,以“兩優化、五嚴控、三精益”為重點,“清單式”管理,“點對點”督辦,協調推進各項管控措施落地。從原燃材料進廠到配料方案確定,從生料粉磨到熟料煅燒,再從水泥粉磨到成品裝運出廠,公司負責人親自策劃、親自布置、親自督促,生產部嚴格配合,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公司水泥吸水量、市場適應性等痛點得到大大改善;生產水泥產品符合國家標準《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通過行業標準《TB10424-2018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驗收,“鐵標水泥”提貨成功,敲開了高鐵建設的大門,市場行穩致遠。
——績效化+精益化,激發創效熱情密碼,實現管理優化升級
推進組織精健化定編定崗,通過《內部OKR激勵方案》 《自主維修勞動改善方案》等機制拉動內部資源配置,實現績效化+精益化。如粉磨工序在保證臺時產正常的情況下,有些崗位(煩瑣碎事無崗無人)出現過程堆積時,通過申報《改善方案》去幫忙,如護欄花欄改造等;復雜的磨輥等機修問題出現人手不夠時,就申請生產部去借人,如陶瓷球使用等。實現由“制度考核推動管理”向“績效提升激勵驅動拉動機制”轉變。優化管理制度和流程,由“流程為主導的跨部門協調溝通制度”變為“以量化績效考核激勵的互聯互保、協同創效、創造關聯分配激勵機制”。粉磨工序電耗降低到26.77kWh/t,在云南區域指標最低,粉磨工序員工實現增收6萬余元。
以上僅是公司實踐的個案,更多實踐如三精管理模式下的一卡通無人值守開票過磅系統、我找車APP使用,精準采購計劃、控制呆滯庫存,小改小革創新、收舊利廢運用,DCS集成控制、供應財務ERP系統及NCC影像系統、脫硝系統、煙氣線上監測等案例在公司的版圖上如火如茶展開,公司黨建引領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黨建品牌“一軸兩翼展 三幫三色樹”于2022年5月通過市委組織部驗收認定,企業獲評2021年度“國家級綠色工廠”。下一步,云南遠東亞鑫將進一步開啟“專精特新”密碼,在申報水泥磨工序電耗改善2至3度等項目工程上持續發力,全員全力打造一個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智能、安全、低碳、綠色、環保、節能的現代化水泥企業。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