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創彈性混凝土柔性拼接技術!十一塘高速建設按下“快進鍵”
16臺樁基一字排開,6臺大型履帶吊上下作業,不遠處的全自動化鋼配中心與拌合站正在各司其職地制作著關鍵材料,隨著重卡發動機的轟鳴聲,一套套重達24噸的鋼筋籠被運了過來。這是寧波杭州灣新區十一塘高速公路(一期)的項目現場。在前灣新城以北,這個省級重點工程正浩浩蕩蕩地進行著樁基施工,已累計完成建設資金4.1億元。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作為長三角金南翼的重要節點,新區需要更強大的交通保障。面對快速增長的客流和貨流壓力,新區急需更多高效便捷的對外交通設施。基于此,作為新區“北門戶”的十一塘高速建設“箭在弦上”。
十一塘高速公路路線規劃全長約24.297公里,起點位于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服務區向北約4.13公里,設新區北樞紐互通與杭州灣跨海大橋連接,向東于十一塘海堤外側約200米布線,先后設置濱海新城互通、興慈八路互通、興慈五路互通,于興慈大道互通立交后,繼續向東南方向延伸、進入慈溪境,與正在謀劃的滬甬跨海大通道設置互通連接。
于2020年7月開建的十一塘高速公路(一期)項目則從新區北樞紐互通起,至濱海新城互通止,主線橋建設里程為1882米,包括海域主線橋、新區北樞紐互通匝道橋以及杭州灣跨海大橋拼寬橋、濱海新城互通匝道橋、濱海新城互通綜合管理中心。工程主線設置大橋3座,橋梁占比100%,主線按規定的120km/h、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該項目總投資26.22億元,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通車。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應用了國內首創的先進工程技術。“由于現有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沒有預留口,而十一塘高速與杭州灣跨海大橋連接要采用拼寬的方式與新區北樞紐互通相連,且拼寬橋梁共四座,左右幅拼寬長度共計1.5KM,故項目首次采用橋梁拼寬采用結構鉸接+面層彈性混凝土方案。”項目設計單位負責人表示,由于采用了彈性鉸接方式,彈性材料良好的塑性性能,可適應車輛通行時產生橋面微量局部變形,具有較好的縱橫向延性和抗剪切性能,便于工程養護和修復。
除此之外,鑒于項目地處杭州灣南岸海域灘涂區,屬海洋Ⅲ類環境(海洋氯化物環境),樁基地質以淤泥質黏土為主,承載力極低。為適應灘涂地質地貌,項目在樁基施工上采用科技化程度高的新型氣舉反循環回旋鉆機成孔工藝,以解決項目在鉆孔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縮徑、塌孔問題,從而滿足大直徑超長樁的特性,減少可能會出現的樁基質量問題,加快整體施工進度。
“十一塘高速公路不僅是一條外聯內接的快速路,更是作為新區的‘北門戶’,直接連接杭州灣跨海大橋與滬甬跨海大通道等重大交通要道,與杭州灣跨海大橋及南岸連接線一起共同組成新區環線高速公路。”開發公司十一塘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施建明表示,該公路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新區路網,充分發揮杭州灣大橋南岸接線功能,優化杭州灣南岸區域路網結構,對帶動寧波北部區域交通統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編輯:賁子喻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