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冷國內煤炭行業市場景氣將持續
伴隨著氣候的漸漸轉冷,國內煤炭漲價的趨勢也逐步凸顯,不僅是焦煤,動力煤價格也在節節攀升。
據太原煤炭交易市場10月13日提供的數據顯示,煤炭出礦價格、重點集散地以及主要消費地區的煤炭交易價格上漲明顯,大同地區優質動力煤價格又上漲了15元/噸,達到了295元/噸;在上海及寧波港發熱量為5500 大卡/千克的優質動力煤的提貨價格比上個月上漲了20元左右,達到了580元至590元/噸,而在煤炭交易更加活躍的廣州地區,該煤種價格更達到了610元至620元/噸的歷史高位。另據了解,山東地區蜂窩煤、大砟和碎煤的銷售也開始紅火起來,各種煤炭的價格比去年同期每噸上漲了100元-150元,而且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業內人士分析說,煤炭價格上漲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天氣變冷,市民囤煤開始進入旺季;二是國家對小型煤礦的關閉和對存有不安全因素煤礦的整改,使得煤炭總產量有所下降,從而煤炭價格出現上漲趨勢。隨著天氣日益寒冷,市場上煤炭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有可能導致煤炭價格繼續走高。
其實,助推煤炭市場景氣度上升的,不僅僅是季節性因素。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早在今年8月份,動力煤交易價格就在7月末的基礎上出現了上揚。9月份,國內各個煤種的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同時帶動了資本市場煤炭股板塊異軍突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專家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全國煤炭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不少業內人士對煤炭價格 上漲均持樂觀態度,“不排除年底前煤炭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展望明年,煤炭價格也與今年年底前狀況相似,仍將有上漲的可能性。”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原煤產量超了15億噸,同比增加近1.2億噸。但相比起依然迅猛增加的煤炭需求,煤炭供應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重點煤炭消耗行業,如電力、冶金、建材等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而這必將帶動整個煤炭消費增長。同時,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攀升也為煤炭價格的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許多國外用油發電的電廠開始改用煤炭發電。可以說,煤炭市場需求旺盛、供給偏緊的態勢,為煤炭價格繼續走高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來自政策面的調控措施也刺激了煤炭價格的堅挺。一是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政策。2006年4月,國務院批準在山西開展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試點,主要是要建立煤炭開采綜合補償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對煤炭企業征收可持續發展基金、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再加上已出臺的煤炭資源稅、安全生產專項費和資源有 償使用費,煤炭企業的政策性成本增加,而這又推動了煤炭價格的上升。二是國家對煤礦的整頓關閉和安全治理政策。隨著煤礦整頓關閉及資源整合工作的深入,一些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的原煤產量開始逐漸減少,從而影響了煤炭供應。三是煤炭出口退稅政策。從取消煤炭出口退稅政,到加征煤炭出口關稅、減低煤炭進口稅率以及國家對煤炭進出口稅率政策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國家減少資源性產品出口、對煤炭資源實施保護的意圖。盡管從短期看,推動進口、抑制出口,會從一定程度上增加國內煤炭市場的供給,但從長期看,伴隨我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國內煤價將逐步跟國際煤價接軌,煤炭資源的稀缺性將日益凸顯,煤價的走高將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
從國際上看,煤炭市場的發展遠景也越來越被看好。美國能源情報署在今年5月下旬發布的《2007國際能源展望》報告說,由于從長遠來看,國際原油價格將持續上漲,因此2004年-2030年,煤炭將是世界上消費增長最快的能源,平均年增速將達到2.2%。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的份額,將從2002年的26%提高到203 0年的28%,高漲的需求也將推動天然氣價格的上升,從而使煤炭在成本上更具競爭性。日前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2007》也顯示,2006年,煤炭繼續成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炭氫燃料,包括中、日、韓、印及澳大利亞在內的亞太國家已成為全球煤炭最有潛力的市場和生產地。這些有話語權的機構的表態證明了一點:煤炭正在重新贏回市場的青睞。
市場的青睞勢必會引發煤炭價格的變動。有資料顯示,今年我國出口發電用煤炭的價格比前一年平均上漲了三成到四成;澳大利亞出口煤炭的價格也上漲了1/4。業內一人士分析說,伴隨著世界各國對煤炭資源的重視和保護,煤炭價格很有可能進一步上揚。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jz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