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依法查處向雨水設施傾倒水泥殘渣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發布,部分內容如下:
治理城市內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發展工程。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進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城市內澇治理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自然調蓄空間不足、排水設施建設滯后、應急管理能力不強等問題。為加快推進城市內澇治理,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優化城市布局加強豎向管控。編制內澇風險圖,探索劃定洪澇風險控制線和災害風險區。充分考慮洪澇風險,優化排澇通道和設施設置,加強城市豎向設計,合理確定地塊高程。新城區建設要加強選址論證,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科學確定排水分區。
(二)強化規劃管理與實施。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以及城市藍線、綠線等重要控制線,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調蓄空間。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保護城市河湖水系。嚴格實施相關規劃,在規劃建設管理等階段,落實排水防澇設施、調蓄空間、雨水徑流和豎向管控要求。
(三)統籌項目建設。加強城市內澇治理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加快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做到竣工一批、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建立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將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改造與市政建設特別是洪澇災后恢復重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有機結合,優化各類工程的空間布局和建設時序安排,避免反復開挖、“馬路拉鏈”、“遍地開花”。統籌防洪排澇、治污、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工程,避免相互造成不利影響。
(四)強化監督執法。嚴查違法違規占用河湖、水庫、山塘、蓄滯洪空間和排澇通道等的建筑物、構筑物。嚴格實施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防止雨污水管網混錯接。依法查處侵占、破壞、非法遷改排水防澇設施,以及隨意封堵雨水排口,向雨水設施和檢查井傾倒垃圾雜物、水泥殘渣、施工泥漿等行為。強化對易影響排水設施安全的施工工地的監督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編輯:崔志敏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