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促進節能減排的意見
各市散裝水泥主管部門,散裝水泥辦公室:
發展散裝水泥是推動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政策措施。為認真貫徹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省政府《江蘇省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現就進一步加快我省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
水泥工業高能耗、高污染,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水泥散裝化能夠促進水泥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的節能減排,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2006年全省推廣散裝水泥6563萬噸,節省包裝費用29.5億元,由此節約能耗98.8萬噸標準煤;減少水泥破損295萬噸,由此減少經濟損失8.8億元,節約能耗42萬噸標準煤;實現清潔生產,減少向大氣排放粉塵27.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24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1.8萬噸,對緩解我省資源和環境壓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省是水泥大省,袋裝水泥的生產和使用占40%,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污 染物排放。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地區不平衡,中小水泥企業發散率不高,廣大農村散裝水泥使用率還很低,預拌砂漿推廣工作剛剛起步,全省水泥散裝化水平與發達國家平均80%左右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全省發展散裝水泥“三個領先”的目標。
二、突出重點,明確加快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依法推進發散工作。繼續深入貫徹國務院﹝1997﹞8號函、《散裝水泥管理辦法》以及省政府158號令,結合發散新形勢,盡快修訂出臺新政府令,積極做好發散條例制定的前期調研工作,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率先出臺相關規章。要嚴格執行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快制定和完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強和改進全省專項資金管理。對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中消耗工業固體廢棄物,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給予政策鼓勵與支持。
(二)加快農村散裝水泥發展。廣大農村是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市場,也是實現水泥散裝化進程的難點。要加快農村散裝水泥配送網點建設,為農戶建房、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使用散裝水泥提供方便;繼續抓好散裝水泥達標縣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和驗收辦法,提高農村散裝水泥使用水平。到2010年,蘇南地區所有縣(市、區)全部達標,蘇中地區2/3的縣(市、區)達標,蘇北地區1/2的縣(市、區)達標。
(三)加快城市“禁現”步伐。加大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禁現”考核驗收標準,引導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市場的有序競爭。到“十一五”末,蘇南2/3的縣城區、蘇中1/2的縣城區、蘇北1/3的縣城區實現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將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范圍向鄉鎮延伸,建制鎮鎮區和農村集中建房區域的建設項目使用預拌混凝土。
(四)加快預拌砂漿推廣應用。使用預拌砂漿是綠色文明施工的重要體現,要盡快研究制定全省預拌砂漿生產、使用的管理辦法,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發展,保證預拌砂漿產品質量和市場供應,確保列入國家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城市如期達標,同時排定我省其他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時間表,到“十一五”末,蘇南各市主城區要基本實現禁止現場攪拌砂漿,蘇中、蘇北各市主城區的重點工程全面使用預拌砂漿。
(五)加快提高散裝水泥技術裝備水平。要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導向和杠桿調節作用,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散裝設施裝備建設,提高綜合配套能力。全面推廣準確計量、清潔生產、機械化自動化的先進實用技術裝備,防止二次污染,同時大力開發適應農村用散需求的設施設備;規范日常管理,完善散裝水泥信息管理與使用網絡。
三、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宣傳工作
各地要加強對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建立健全機構,特別是要在鄉鎮一級建立農村發散管理機制,加強農村發展散裝水泥管理。政府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相互支持配合,積極支持散裝水泥發展;散裝水泥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牽頭責任,主動協調相關工作,指導和推進當地散裝水泥發展,要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加大考核和監督檢查力度。
要加強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加大公眾參與力度。大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對于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生態省建設的重要意義,對違反有關規定使用袋裝水泥和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的行為進行曝光和查處,在全社會形成“限制袋裝,鼓勵散裝”的良好氛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