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用勤奮奠定成功的基礎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發展,繼浙江和廣東之后,四川的水泥市場也開始悄然升溫。不僅本地的水泥企業,國內外水泥企業也日漸青睞這塊投資熱土,四川儼然成為了水泥人眼中的一塊香餑餑。從事13年服裝產業后轉行水泥行業的利萬步森集團總經理陳建國就是這浩浩蕩蕩的投資大軍中先鋒之一。
從服裝產業轉行做水泥,從東部浙江一腳跨進了西部四川市場,這樣大的跨度并不能影響這個四川“外來水泥企業”的發展速度,僅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利萬步森已然發展成為擁有400萬噸產能規模的企業,并計劃在2009年達到500萬噸產能規模,中期目標直指千萬噸。
做服裝的怎么想到要來做水泥?對于很多不了解陳建國的人,見面第一個拋過去的大多會是這樣一個問題。很多水泥人面對這個迅速崛起的“新秀”顯然有些措手不及,在今年年初的水泥浙商大會上,甚至有記者毫不客氣地問,水泥行業真有這么吸引人嗎?就連做服裝的企業也來分一杯羹!
而事實上,對于水泥這個行業,陳建國其實并不是十足的門外漢,他甚至比現在行業里的很多人都要早接觸水泥。畢業于浙江大學的陳建國,學的就是硅酸鹽專業,畢業后在諸暨當地一家規模的水泥立窯企業里一直做到了“廠長”的職位。之后因為家族企業擴張原因,回到步森集團,任副總經理,做起了服裝產業,一做就是13年。
服裝行業日趨飽和,步森集團在服裝界的發展也達到了自己的巔峰,開始考慮橫向發展,陳建國首先想到的便是利用步森的品牌知名度,干回水泥老本行。擁有利萬和步森兩個母公司雄厚的資金做后盾這個先天優勢,以及多年前經營水泥企業的經驗因素作保障,利萬步森自然比大多數企業成長得都要迅速。經過將近4年時間的發展,如今硬是在虎踞龍盤的四川寶地,開辟出屬于利森的一方天地,為異地創業的水泥浙商又譜一曲成功之歌。
利萬步森的“天時、地利、人和”
2002年開始,政府號召開發大西部。具備創新思維,尋求新發展的陳建國在考察了浙江、安徽、江蘇、四川等市場后,了解到當時四川新型干法產能只有拉法基一條線,金頂一條線,四川雙馬一條線。四川全省的新型干法比例只有7.6%,發展也相對很緩慢,相比之下,四川的發展空間非常大,陳建國毅然選擇了西部。他看重了西部這塊蓬勃發展的熱土,在和廣安市政府多次接觸洽談后,他最終決定讓自己的水泥事業“第二春”從廣安鄰水開始。
陳建國給我們細數當初自己相中四川水泥市場的原因所在:
第一,四川的省會成都是個歷史文化名城,不但氣候十分適合人們居住,在緩慢發展多年之后,近幾年經濟開始迅速增長,越來越受到周邊省市居民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遷往成都定居,成都的城市建設也因之加快了步伐,水泥市場的前景相當廣闊。
[Page]
第二,四川政府正加大力度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和大渡河流域的水電資源。預計這個地區的水電資源完全開發完成最快需要到2030年。水電資源的開發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大大增加對水泥的用量需求,2030年之前僅水電設施建設需要的水泥就將近在2000—3000萬噸。
第三,四川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卻因為各種原因至今沒有獲得充分的開發,但陳建國卻相信,這個寶藏遲早會受到重視和開發。開發旅游資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是首要條件,當地的水泥企業自然會獲益匪淺。
此外,廣安市鄰水縣距成都只有300多公里,距重慶50多公里,成都與重慶豐富的行業人才資源、比較成熟的市場需求、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縱橫發展的區位優勢都是優選條件之一。
陳建國敏銳的洞察力和市場判斷能力,給利萬步森水泥集團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陳建國的洞察力和戰略思維
基于如此多“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利條件,利萬步森在2003年9月和廣安當地政府簽約,在廣安的鄰水組建四川利萬步森水泥有限公司,規劃建設兩條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2005年1月,利萬步森在四川廣安的第一條生產線如期投產,當年完成產值11000萬元,銷售收入9000萬元,實現稅金871萬元;2006年完成產值266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23100萬元,上繳稅金3098萬元,全面達到水泥生產設計能力。
2006年,利萬步森投資8000萬元在達州修建80萬噸水泥粉磨站順利建成投產,當年完成水泥生產32萬噸,銷售水泥及礦粉31.7萬噸。
2006年3月,利萬步森投資30000萬元在德陽什邡開工建設年產150萬噸的生產線,2007年6月投產;
2007年5月,利萬步森正式與大竹縣政府簽約,投資48000萬元在達州大竹縣建設年產200萬噸生產線,預計2008年年底建成投產。
到2009年,預計利森水泥總產能將達到500萬噸,并將自己的中期目標鎖定在1000萬噸產能之上,目前利森水泥集團正積極推進公司的上市進程。
至此,利萬步森在川東的生產布局全部完成,下一步,他們就將向中國西部廣闊的市場發展。而這樣的速度,被業界稱為:“水泥浙商的四川速度”。
陳建國說,利萬步森的每一步發展都有一個故事可以說。而我們從這每一個故事中都可以看出這個浙江老板在一天一天地融入到這個市場中去,并日漸在四川水泥市場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Page]
在第一條線建設投產之后,陳建國開始全面審視四川水泥市場,他敏銳的發現達州這個城市。他認為達州這個地區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混合材資源——達州鋼鐵廠的鋼渣,且當地三面環山,市場競爭壓力適當弱,做水泥是再合適不過了。在2006年,利萬步森投資8000萬元在達州修建80萬噸水泥粉磨站,并贈送30%股份給達州鋼鐵集團,也同時擁有了達鋼集團100%的鋼渣資源,實現了資金、資源最有效的整合。
在德陽布線更顯示出了陳建國敏銳的觀察力。在布置完第二個水泥生產加工基地之后,陳建國發現由于石灰石資源和煤炭資源的匱乏,混合材資源的不足,成都市場所需要的部分水泥需要從300公里以外的市場購買,而每噸水泥的運費就需要100多元,如果能在成都市附近找到一個生產加工基地,競爭優勢將是相當明顯的。了解到這些后,陳建國迅速行動,在四川德陽布下第三個生產基地。德陽4000t/d線的投產證明了陳建國決策的果斷和正確,目前成都市場上利萬步森集團德陽公司生產的水泥每噸效益非常可觀,陳建國自信的說,德陽這條線僅08年一年時間,就可以搶占成都市場先機,賺回該線一半投資額。
如果說德陽的布點充分體現了陳建國的敏銳,那么今年年初在達州再建一條200萬噸生產線則更是印證著陳建國的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戰略思維。陳建國說,再次相中達州是因為在達州發現了大量的天然氣,被評為“天然氣之都”,對于能源緊缺的中國,大力開發天然氣成為必然。他說:“雖然石化項目用到水泥的地方不是很大,但是他后期投資帶動非常大,達州的城市建設會加快,例如在最近2年內達州的房價漲了60%多,這就證明了我們當時的分析以及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因為陳建國如此“敏銳的洞察力、超前的戰略思維”,利萬步森在川投資的四年時間里,幾乎每年都有新動作,產能和規模迅速擴張,這在國內外水泥集團云集的四川省來說,實在不易。陳建國對此自然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面對這些實力雄厚的大型水泥企業,利萬步森的優勢又在哪里?陳建國說,那就是優化管理、成本控制!新型干法水泥發展到如今,產品、工藝的同質度已經非常高,不管是世界500強還是新企業,大都是采用相同的生產工藝,因此水泥企業要在競爭中獲勝,更多的是要靠科學的管理和良好的成本整合控制。利萬步森除了積極推進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公司在利用當地工業廢棄物資源方面推動得也相當積極。如今利萬步森廣安生產線已經完成了當地粉煤灰等資源整合綜合利用工作,而達州生產線也完成了鋼渣等工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目前,利萬步森大竹生產線正與天津院和南京院就如何利用工業廢棄物代替燃料的事宜進行協商探討,與日本公司合作的CDM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成功用勤奮奠定基礎
利萬步森從一開始就能如此迅速且連續地布置新線、擴張自己的產能規模,完全是以母公司雄厚的資金實力為支持,對此陳建國毫不避諱,他說這就是浙江企業的一個優勢。同時他也自信而自豪地告訴我們,如今的利森水泥集團已經完全具備了自己“造血”的功能而日漸成熟,也越來越被西部各大金融機構所看好,利萬步森正步入一個良性的循環發展之中。
利萬步森能有今天的成績,靠的是什么?陳建國說的最多是,靠母公司的資金,靠股東的理解,靠政府的支持,靠“天時”,靠“地利”、靠“人和”。而我們看見最多的則是水泥浙商的一種魅力,那就是勤奮!陳建國自己也認為,利森人并沒有比其他的人聰明多少,利森人的成功憑的就是日積月累、持之以恒的勤奮。用他的話說,“起步的時候,沒有人要做的事情,利森人在做;第二階段是別人做不了的事情,利森人在做;而現在,人家不敢做的事情,利森人也在做。”做別人沒人做、做不了、不敢做的事情,勤奮的做下去,不停的超越自己,這應該是利萬步森水泥集團公司的成功秘訣之一吧!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