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和經營兼顧 采砂和疏浚結合 開采和修復同步 平頂山市全面推行生態修復型采砂新模式
全省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暨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會議在平頂山市郟縣召開
河湖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生態系統和國土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強調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河南省各地通過不斷探索河湖保護新模式,持續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有實”向“有力有為”轉變,基本實現了河道通暢、水質達標、岸線清晰、生態改善的目標,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象。
10月13日,全省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暨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會議在平頂山市郟縣召開,當天與會代表觀摩了寶豐縣生態修復型采砂新模式、郟縣農村水系連通建設工程等。“近年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和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在河湖建設和管理、河道采砂生態修復等方面,想了不少辦法,采取了很多創新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值得各地借鑒。”省河長辦副主任、省水利廳副廳長任強會上這樣說。
“河道采砂管理是保護江河湖泊的重要內容。”12月6日,平頂山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慶民表示,近年來,平頂山市深刻汲取魯山縣非法采砂事件教訓,充分發揮河長牽頭抓總和組織協調作用,堅持疏堵結合、綜合施策,建機立制、強化管控,持續開展河道采砂綜合整治,推進集約化、規模化開采,推行生態修復型采砂新模式,治理和經營兼顧,采砂和疏浚結合,開采和修復同步,河道采砂秩序持續向好、采砂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河湖面貌不斷改善、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平頂山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
扛穩政治責任完善法規制度
平頂山市把河道采砂管理作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持續作為河長制的主要任務來抓,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巡河調研、一線督導檢查,多次召開了總河長會議、市級聯席會議、河長制工作推進會議、專項整治會議等,推動工作切實落到實處。
平頂山市水利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冠華介紹,該市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平頂山市全域循環生態水系規劃》,著力打造“系統完善、豐枯調劑、循環通暢、多源互補、清水綠岸”的全域生態水網,全面完成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管理范圍劃定,沙河、洪河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同時,三年來我們還相繼出臺了《河道采砂管理辦法》《河道保護條例》《節約用水條例》,為河湖管理保護提供了法治保障。”李冠華說。
為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堵疏”結合的原則,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平頂山市共組建5家大型國有砂石企業,其中寶豐縣2家、郟縣、魯山縣、葉縣各1家,分別是平頂山市金富建材有限公司、寶豐縣合盛砂石建材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廣潤沙石開采有限公司、平頂山建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葉縣金葉農商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的同時,持續規范合法開采,滿足市場需求,平抑了砂價,現在的砂價由高峰時期的140元/噸下降至80元/噸,切實實現了“以砂治砂”的目的。
生態修復后的沙河魯山縣段
強化聯防聯控形成管控合力
“通過建立健全河長統一領導、水利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河道采砂管理聯動機制,為平頂山市全面推行生態修復型采砂新模式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趙慶民說。
全面落實河長制。平頂山市充分發揮河長牽頭抓總作用,明確河道采砂管理河長、水行政主管部門、現場監管和行政執法責任人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并將河道采砂管理納入河長制考核體系。同時建立健全“河長+檢察長+警長+網格長+專管員”工作機制,形成了齊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
嚴打非法采砂。他們將整治非法采砂作為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整治的重要內容,納入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部署,持續組織開展聯合行動,依法依規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行為,對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營造嚴打高壓態勢。今年9月份以來,已查處非法采砂案件3起,其中,行政處罰案件2起,移送公安機關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起,刑事拘留2人。
加強技防群防。該市著力打造覆蓋全市主要河道的視頻監控系統,已安裝視頻探頭283個,實現河湖全天候、動態監控,并建立市、縣跨界河湖聯防聯控聯治機制,共同制定聯巡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方案,加強信息共享、協調聯動。為在全社會保持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的高壓態勢,他們專門出臺違法采砂有獎舉報辦法,最高獎勵5000元,強化社會監督。由此,全市織就了打擊非法采砂的“天羅地網”。
強化暗訪檢查。平頂山市成立5個督查組,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不定期開展常態化暗訪檢查,市級共開展督查15次,縣級開展督查243次,并會同市紀委監委,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行動,對全市5個國有砂石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同時,委托無人機航拍公司進行航拍暗訪檢查,確保取得實效。
生態修復后的北汝河寶豐縣段
創新管理模式修復河湖生態
趙慶民介紹,根據“保護優先、科學規劃、規范許可、有效監管、確保安全”的原則和要求,按照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生態修復的標準,平頂山市積極探索創新河道采砂管理新模式,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管理,全面推行生態修復型采砂模式。
科學編制規劃。落實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科學編制生態修復型采砂規劃,明確禁采區、可采區,合理確定年度開采總量、可采范圍與高程、采砂機具數量與功率等要求,并增加河道生態修復專章,明確具體措施,同步開展生態修復。
實行“五統一聯”。平頂山市各縣(市、區)政府對河道采砂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發證、統一開采、統一銷售、統一收益分配、聯合執法的“五統一聯”管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導、國有經營、統一管理”的模式,有采砂任務的縣均成立了國有平臺公司,實行封閉化,工廠化、生態化、標準化作業,產、運、銷一體化市場運營,利用市場化手段將砂石資源轉化為河道綜合治理成效,實現了生態、社會、經濟效益三贏效果。
嚴格源頭管理。他們強化年度方案管控,嚴格審查備案,按照已批復的采砂規劃、年度采砂計劃,依法發放采砂許可證4個,建立采砂權有償出讓制度,出讓收益的10%由縣直接劃轉上繳市財政,已上繳1650萬元,統籌用于全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生態修復型采砂后的北汝河河段
強化現場監管。按照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生態修復的標準,平頂山市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監理機構,對河道砂石開采放線、現場施工及現場清理、驗收等進行全程監理。該市在采砂現場派駐人員實行旁站式監管,嚴格落實進出場計重、監控、登記、采運管理單等制度,強化采運銷全過程的監管。
建立后評估制度。采砂活動結束后,由平頂山市水利局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機構,依據年度實施方案進行全面評估,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作為下一年度河道采砂許可審批的主要依據。
“平頂山市將繼續堅持依法打擊與集中整治相結合、杜絕濫采與規范有序相結合、河道疏浚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三個相結合’原則,持續抓好河道采砂規范管理工作,探索走出一條依法規范、科學有序的管理之路。”趙慶民表示。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