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萬年青——智能應用 全程控制
走進江西德安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安萬年青”),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綠色的鋼鐵長龍,這條長3公里的全封閉廊道,就像一座橋梁連接了開采區和加工區。
記者了解到,德安萬年青于2018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2020年7月25日點火投產,在建設之初就致力于突出“以簡為簡、以優為智”的特點,建設“一鍵輸入、全程控制”的生產模式,即只需在自動化驗配料系統中輸入熟料或水泥的品質預控目標,系統則自動根據原燃材料信息完成生產配料,再據此向數字化礦山智能管理系統下達開采和配礦指令,優化控制系統則按照配料參數和品質要求在節能穩產模式下自動引導生產。
以簡為簡 · 以優為智
近年來,江西省各級工信部門和廣大企業高度重視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以下簡稱“三化”),按照工信部、江西省要求,積極把握新技術革新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斷拓寬數字化智能化在建材行業的應用領域,企業積極開展智能工廠、智能實驗室建設,提高關鍵環節的智能化水平,全省建材行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
據悉,德安萬年青的智能平臺主要包括智能生產、運行維護和智慧管理等三大平臺。其中智能生產平臺以數字化礦山管理系統、自動操作系統、智能質量控制系統為核心。運行維護平臺以設備管理為核心。智能管理平臺以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和營銷物流管理系統為主。
▲德安萬年青總經理演示線上監測系統
“通過這三大平臺,德安萬年青建設形成了以智能生產為核心,以運行維護為保障的智慧化的生產模式,實現了從水泥的生產到發運各個環節的融合和信息互通,創建了管理可視化、決策智慧化、故障預控化,全要素協同化的智能化體系,對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了轉型升級。”德安萬年青總經理歐陽常崙告訴記者。
“我在水泥行業工作了十幾年,從普通工人到管理人員,對行業的發展最了解?!睔W陽常崙表示,水泥工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整個的生產系統是由操作員進行操作,“我們這條生產線,按照傳統模式至少需要200名工人,可是現在我們在生產線上的工人只有92名,這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p>
隨著人工成本降低,傳統模式存在的因為人工水平不足影響產品指標以及操作人員換班帶來工況及質量波動的問題也大大降低。
一鍵輸入 全程控制
如今,水泥生產的精細化、測控信號不斷增多,人工操作偏向保守,不利于生產線指標的優化,針對這些問題,德安萬年青按照有經驗操作員的操作經驗、過程機理知識和生產數據分析建立模型,在DCS系統、數字化礦山管理系統和智能質量控制系統的協同下,以最優調節方式來代替之前的傳統操作方式。
在中控室,三名工作人員目光不離顯示界面,廠區360多個監控點全部納入智能分析系統,廠區全貌一目了然。
“我們的中控室、化驗室都采用了智能信息化MES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數據無障礙共享?!惫ぷ魅藛T胡紅梅告訴記者,平臺通過實時監視、機理模型報警,實現了設備故障早知道,并且通過參數預警彈窗、聲音提示,有效避免核心設備的非計劃停機,降低了設備運維成本。在診斷方面,平臺還通過機理模型和AI算法模型實現自診斷,再與專家診斷相結合,全方位實現對核心設備健康狀態的精準評估,為設備健康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全自動化驗室
放置樣品,遠程啟動儀器,接下來只需靜靜等候,機械長臂靈巧地移動,大型儀器各部位一齊運作,將半成品或熟料壓縮成空氣炮彈,自動傳送,再由系統自動分析?!耙郧暗姆绞绞遣捎萌斯し绞饺?、送樣、制樣和產品配比計算,存在化驗室人員工作勞動強度大,取樣隨機性較大,樣品代表性不強等諸多問題。如今,檢驗和配比數據以人工方式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操作調整,質量控制系統將材料在線監測、過程產品自動取樣監測等融為一體,全面覆蓋公司生產用原料和產品,將監測結果匯聚到一起,實現了可視化、數據化,人員勞動強度下降24%,化驗頻次提高50%。”
最后,歐陽常崙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創建‘5G+智慧水泥’實驗室,開展‘5G+智慧水泥’應用的合作,繼續推進現有智能化系統的完善升級工作。一方面提升現有智能化系統的完成度;一方面加大企業員工使用智能化系統的技能和水平。兩方面協調配合、共同促進、良性發展,充分挖掘系統潛力,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nbsp;、
未來,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生產將成為進一步加速水泥工業技術升級的關鍵。為此,中國水泥網將舉行以“賦能新發展 智構新格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會議將聚焦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深入探討水泥生產智能化未來,期待您的參與!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