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水泥河南區:重點區域結構調整行穩致遠 綠色工廠錯峰生產防治污染
完成與同力水泥的市場整合,打造“砂石骨料—水泥熟料—商混—水泥制品—固廢處置—智能物流”六位一體綠色發展模式,綜合競爭力提升。
“十三五”期間,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河南運營管理區(以下簡稱“中聯河南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行業協會的指導關心下,在中國聯合水泥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中國建材的價值理念、發展戰略、管理原則,努力維護行業生態,踐行綠色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鏈延伸、推進聯合重組、落實錯峰生產、淘汰落后產能、持續轉型升級等工作,為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做出突出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積極當好參謀,交流溝通更順暢,政策落地更有效
中聯河南區始終堅持“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企業利益孕育于行業利益之中”的理念,站在道德高地做企業。直面全省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困局,積極向政府、協會建言,不斷與行業內大企業溝通協調,最終達成共識,取得突破性、實質性和歷史性進展。中聯河南區提交了一系列錯峰生產節能減排的行業建議報告,2016年四季度向省工信委匯報“短期通過錯峰生產去產量提升行業效益,長期通過淘汰落后去產能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設想,向省環保廳匯報“水泥行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通過錯峰生產、節能減排來實現藍天白云”的倡議,持之以恒溝通,促成了《河南省重點行業企業錯峰生產實施方案》(豫工信聯節〔2016〕229號)等文件出臺,推動河南水泥行業走向科學錯峰生產,實現錯峰生產常態化,為行業健康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聯河南區積極參與《河南省水泥行業轉型發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編制,帶頭遏制新增產能,禁止任何形式的提產技改,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還參與十部門《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機制砂產業發展推廣機制砂應用的指導意見(試行)》前期調研與意見征詢中,充分客觀表達意見,積極倡導合理規劃砂石料產業布局,建立合理的機制砂石供應體系,立足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十三五”時期,河南省水泥產量增速-5.84%,增速列全國省份后三位,錯峰生產、淘汰落后等正潛移默化地改變河南省市場格局。作為建材央企,心懷國之大者,中聯河南區積極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帶頭錯峰,全力保障社會各方利益,公眾形象不斷提升。
二、加快延伸產業鏈,業務結構更完善,服務市場更高效
“十三五”期間,中聯河南區提出“三陽開泰,京廣一帶”戰略布局,打造“砂石骨料—水泥熟料—商混—水泥制品—固廢處置—智能物流”六位一體的綠色建材產業園發展模式。立足完善產業鏈條,橫向擴大產能規模,縱向實現兩端延伸。上游向礦山、砂石骨料延伸,中間向余熱發電、固危廢協同處置方向延伸,下游向商混及制品延伸,實現建材工業全產業鏈無縫對接,探索水泥工業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方式,做到社會物流量最低、污染物排放最低、工業固廢物零排放、全產業鏈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引導建材產品消費方式和建筑模式向集約化、節約化改變。
目前,中聯河南區擁有年產能熟料3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商品混凝土2000萬立方米、骨料1億噸,年固危廢處置能力80萬噸。“十三五”末,中聯河南區“水泥+”業務利潤占比已超過水泥業務,終端市場占有率提高、服務能力增強,緩解了傳統水泥業務經營壓力,實現了產業鏈結構調整與產業鏈競爭力的提升。
三、大力推進聯合重組,行業集中度更高,市場格局更穩定
2021年5月28日,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該項目合作過程貫穿整個“十三五”,是中國建材規模最大的市場化單體聯合重組項目,是河南省建材行業發展史上最大體量的企業合作,對河南水泥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提高行業集中度具有重要意義!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通過股權合作打造“安陽模式”,實現全域礦山資源整合,形成年產4000萬噸骨料基地,迅速提升行業集中度,引領行業轉型升級。提出商混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面向鄭州、洛陽、雄安新區等重點區域,積極改善商混市場生態,服務核心區域建設,打造行業標桿企業。
通過全產業鏈條上“三大業務”集中度提高,促進市場結構更穩定,行業運行更穩健。
四、帶頭落實錯峰生產,市場生態更優化,行業價值更凸顯
中聯河南區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發揮大企業引領責任,嚴格落實錯峰生產政策和要求,致力河南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釆暖季錯峰生產到位,做到“不晚停一秒”、“不早開一秒”;主動作為,積極溝通省協會和同行企業,推動行業夏秋季降低污染物排放。“十三五”期間,河南省熟料企業累計錯峰生產753天,高于全國錯峰生產天數,減少熟料產量2.2億噸,其中中聯河南區累計錯峰生產855天,高于全省停窯天數102天,減少熟料產量4529萬噸,為優化存量資源配置、維護行業生態、穩定市場供需做出重大貢獻。
中聯河南區積極溝通省協會,開展行業錯峰生產自查自糾,參加全省行業自律督察,配合政府部門監督檢查,促進錯峰生產有效落實,推動供給格局逐步改善。從2016年,行業盈利水平回歸到合理水平,為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全力引領轉型升級,行業形象更好,發展后勁更足
中聯河南區秉承中國建材“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間共投入各類環保治理、綠色發展資金超10億元,率先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三大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24.98%、46.57%、56.55%。多家企業被授予省市“綠色生產示范企業”、“清潔生產企業”,資源能源綜合利用率不斷提升。目前,中聯河南區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省級綠色工廠5家,河南電視臺、河南日報多次進行宣傳報道。
中聯河南區大力創建綠色礦山,制定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并高標準實施,各礦山的礦容礦貌、生產現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已成為各級政府推廣的典型。目前,中聯河南區擁有國家級綠色礦山10個,省級綠色礦山6個。2018年11月26日,在河南省生態環保廳成立大會上,中聯河南區作為先進企業代表發言。2019年4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在安陽中聯召開全省環保現場會,高度贊揚安陽中聯整合礦產資源、修復礦山生態環境的做法。
“十三五”期間,中聯河南區加大企業生態建設投入,提升綠化品質,確保企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努力打造花園工廠;推進企業與園區、社區有效融合,積極推進去工業化改造,和諧村企關系。
“十三五”期間,中聯河南區統籌安排,以綠色化、智能化、循環化、部品化為目標,利用可視化信息,加強對生產過程和設備、能源消耗自動監控,優化組合信息資源、使用者信息服務、工藝流程等、努力建設數字化工廠,打造綠色智能制造試點。中聯河南區以洛陽中聯為試點,打造水泥行業智能化工廠標桿企業,建成以MES系統為核心的智能管控平臺,涵蓋了生產管控、水泥生產專家智能控制、智慧水泥設備管理、智能質量控制、智能礦山、精益生產管理、一卡通無人值守等七大系統模塊,通過采用信息化技術、物聯網IOT技術、三維仿真、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工廠運行智能化、管理可視化、故障預控化。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