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限制新建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攪拌站等涉粉塵排放項目
近日,清遠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清遠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立足“一區”發展定位,推動“兩高”行業轉型升級,結合打造融灣崛起排頭兵、城鄉融合示范市、生態發展新標桿,根據清遠市南部地區優先發展、北部地區保護發展的總體原則,制定區域空間差異化準入清單。
根據《方案》,清遠市共劃定200個環境管控單元,從區域布局、能源資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防控等四個維度提出管控要求,對國省控斷面、臭氧污染、碳達峰和土壤環境提出2025年的目標要求及2035年遠景目標。
聚焦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方案》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充分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持續改善中心城區的大氣環境質量,對清城洲心街道、鳳城街道、東城街道、橫荷街道百嘉片區及清新太和鎮等人口集聚區提出更嚴格的產業準入和精細化管理要求。在區域布局管控方面,相關區域限制建設制鞋、皮革、家具、工業涂裝、油墨制造、包裝印刷、制藥、建材、噴漆、噴涂等涉VOCs排放項目,限制新建(開)堆場沙場、水泥粉磨站、機動車檢測站、機動車教練場、大型貨運停車場、裸地停車場、混凝土攪拌站、瀝青攪拌站等涉粉塵排放項目;加強對餐飲單位準入的管控,限制使用木柴、木炭等非清潔能源燃料,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促進“兩高”行業轉型升級
《方案》針對陶瓷、水泥、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提出生產“全過程”管理,鼓勵現有產業“三化”升級,關停落后產能,引導不符合規劃的產業項目逐步退出。
以源潭陶瓷產業城為例,園區禁止新建陶瓷(新型特種陶瓷項目除外)項目,全面實施燃煤鍋爐、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改造和工業園區集中供熱,促進園區集中供熱;加快工業綠色化循環化升級改造,推進陶瓷產業制造過程清潔化、能源使用低碳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加強生產全過程污染控制,減少無組織排放;陶瓷原輔料的料場堆存、物料運輸應采用全封閉措施,各工序的產塵點應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防塵除塵設施;現有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逐步提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引進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須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助力發展民族特色產業
北部地區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少數民族旅游、文化、醫藥歷史悠久。為助力北部地區鄉村振興,《方案》對連州產業園提出升級改造要求,支持連山、連南兩個民族自治縣和陽山縣合理設立生態友好型工業園區,引導工業項目集聚有序發展;鼓勵發展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瑤醫瑤藥等綠色工業和現代農業、現代林業、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生態產業,引導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