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2003年,是一個集水泥、電力、木業、化工、煤炭、物流等多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始終貫徹“滿足用戶需求,永攀質量高峰;實現清潔生產,提高環境績效”的質量和環境方針;奉行“用戶至上”的經營宗旨;倡導“優質、穩定、高效、環保”的管理理念。
公司生產的主導產品“紫金牌”水泥幾乎榮獲過水泥行業所有的榮譽和稱號:1998年被評為“福建省名牌產品”;2001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和產品質量雙認證,成為福建省首批通過該認證的水泥企業,2004年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獲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國家免檢產品”證書,并被省建筑協會評為“福建省建材放心產品”。
集團公司屬下的龍巖合豐水泥有限公司以追求煙囪不冒煙為目標,將保護環境、實現清潔生產的投入當作是水泥生產過程中不可節省的必要成本。窖頭和窖尾采用全套美國先進技術生產的QE型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粉塵排放濃度低;其他除塵設備及環保設施也都是選用高效、可靠、技術先進的環保設備,保證了各排放點排放濃度大大低于國家排放標準限制。整條生產線共投入800多萬元,占實際總投資的9%。
2002年,公司順應國家產業政策方向,帶動實施旋窯水泥清潔生產,投資興建新型干法水泥
熟料生產線,采用新技術、新工藝與新設備,配置了高水平的自動控制系統,綜合利用原燃料資源,減少或避免水泥生產過程中各種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2003年7月,合豐水泥廠日產1000噸熟料項目建設工程經過福建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環保檢測,得出粉塵排放各項指標均低于國家環保總局規定的排放標準限值、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中III類標準的結論。省級環保專家對監測數據深感意外——該生產線年排污總量僅為允許排放總量的6.4%,是目前全省最干凈的水泥廠。
集團公司屬下的漳州紫金建材有限公司是現代化大型高標號水泥粉磨基地,在秉承合豐水泥公司的環保標準的基礎上,工藝技術裝備更先進,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公司生產工藝采用當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擠壓機加開流高細磨技術,與傳統工藝比,同等生產規模節省投資人民幣約300萬元。生產系統采用S11T系統節能型變壓器、變頻調速技術、磨機負荷控制技術等節能措施,系統電耗每噸節電4KWh以上,按年產85萬噸計,每年可節電340萬KWh、節約電費人民幣170萬元。采用壓力循環水技術,水循環利用率92%,每年節水70萬噸。日生產工藝流程采用負壓操作,各粉塵排放點均裝有收塵器,廢氣排放濃度均小于30mg/NM³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節能減排僅有技術支持明顯不夠。為了擴大環保效益,公司不但制定了環保管理制、環保考核制及收塵崗位責任制,還專門設置環保管理機構,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成立了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由企業領導人擔任,各部門負責人參加。領導小組下設環保科,由環保科對全廠環保設備進行專業管理,從人員、技術和制度上確保環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及公司一系列環保措施的具體實施。除環保科加強巡檢以外,公司還定期委托市、區環境監測站進行監測,逐步配備監測儀器,建立監測機構。
在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并嚴格執行各項環保管理制度的同時,公司管理層還十分重視對全體職工進行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教育。紫金建材集團上下同心協力,搞好環境保護,建設花園式工廠,實現人性化清潔生產,使環保工作成了紫金建材集團的特色和亮點。
2007年由福建紫金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紫金恒發建材有限公司、龍巖龍化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福建紫金恒發循環經濟工業園”更是秉持綠色環保、清潔生產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發展理念,做到工業物質資源的多層次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園區內首先是電力—水泥—化工產業共生群落,火電廠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將低等級資源煤矸石轉化為高等級能源—電力,火電廠排出的廢棄物灰渣提供給水泥廠作為制造水泥的混合材料,發電排出的多余低溫低壓蒸氣又可用于化工生產,在園區內電力、水泥、化工三個產業(企業)之間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其次是竹業深加工,把一根毛竹不同口徑取材加工成不同產品,將8寸以上口徑取料加工薄竹刨切板,8寸以下較小竹材加工竹集成材料、汽車集裝廂、竹膠合板,竹材下腳料、小徑竹、雜竹加工生產竹微粒板。
園區建成投產不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實現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首先是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電廠年消耗45萬噸煤矸石,意味著年節約200畝土地,同時還將煤矸石燃燒后的灰渣用于水泥生產,減少了對土地和水體的污染;充分利用水泥廠廢氣余熱發電,電廠余熱蒸氣用于化工生產,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另外在園區設計中充分體現了節能降耗減排的原則。灰渣利用可降低水泥生產的成本和投資,僅灰渣處理建灰渣壩節省投資8000萬元,節省灰渣運費每年300萬元,水泥廠利用灰渣35萬噸,可年節約成本875萬元;利用水泥廠余熱發電裝機容量達2×9000千瓦,年發電12240×104千瓦時,年可實現產值4800萬元。同時每年約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10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00噸,同時開展CDM碳交易機制(清潔發展機制),把減少CO2的量拿到國際市場去交易可以為企業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利用煤矸石節約大量的優質煤,按3噸煤矸石相當于1噸優質煤計算,該項目的實施可代替15萬噸優質煤,水泥尾氣余熱利用節約5萬噸優質煤,化工廠采用發電余汽利用節約9萬噸優質煤。項目建成后,萬元產值能耗可下降0.796噸標煤,綜合能耗下降達23.57%,該項目的循環模式在國內尚沒有先例,因此將園區建設成一個綠色環保、清潔生產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園區,無疑將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