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從五個方面引導水泥等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8207號建議的答復
張來輝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速傳統制造業向綠色低碳發展邁進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
一、已開展工作
(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嚴控重點行業新增產能,水泥行業嚴格落實產能清單制度和跨省置換聽證制度,有效遏制新增產能勢頭。會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推動全國水泥錯峰生產地域和時間常態化,按照“科學性、精準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因時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安排好錯峰生產。
(二)推動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加快提升工業能效水效,開展節能監察,向社會推薦千余項重大節能、節水、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積極培育184家綠色制造供應商和一批環保裝備、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服務、節能服務進企業、院士專家行等活動,在各行業推廣先進高效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
(三)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研究制定468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建設2121家綠色工廠、171家綠色工業園區、189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已成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四)引導制造業企業產品質量提升。發布《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推動原材料生產企業與下游企業建立質量追溯機制,鼓勵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圍繞產品性能、技術能力等制定質量分級標準,以質量提升帶動行業減碳。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部贊同您提出的對傳統行業加大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建設減碳示范項目、加大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建議。下一步,我部將從以下幾方面引導水泥等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嚴控新增產能。會同有關部門科學界定“兩高一資”行業范圍。嚴格落實產能置換政策,根據減排形勢,新修訂的置換辦法擬加大置換比例,加快促進低效生產線退出,為高效低排放生產線騰出市場空間。強化環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約束,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
二是加強精準施策。繼續指導地方做好錯峰生產工作,加強績效分級和區域聯動,合理縮短水泥熟料生產排放與取暖污染排放疊加。研究出臺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產融合作專項政策,建設工業綠色發展項目庫,推動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支持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
三是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圍繞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持續推進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建設,遴選發布2021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鼓勵地方、行業創建本區域、本行業的綠色制造標桿企業名單。
四是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推動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抓緊部署前沿技術研究,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儲備和示范應用一批重點行業降碳技術,在水泥行業開展非碳酸鹽鈣基原料制備水泥熟料、新型低碳膠凝材料制備、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等重大降碳工程示范。
五是引導水泥等重點行業綠色轉型。支持建設一批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服務能力。增加綠色低碳水泥產品、綠色環保裝備供給,引導綠色消費,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為建筑、交通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堅實保障。實施提質降碳行動,推動產品提質升級,延長使用壽命,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
聯系單位及電話: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010-68205354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1年6月30日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