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價格季節回調 或是建倉好時機
在前6個月水泥固投增長37%背景下,落后產能如期淘汰將是2007下半年—2008年水泥價格走勢的關鍵。2006年底國家出臺了諸多水泥行業的調整政策,2007年底該類政策的實施效果和具體數據將集中得到公布。因此,下半年或者說年底產能政策將成為本輪水泥價格走勢的關鍵點,將成為判斷2008—2009年水泥行業價格走向的分水嶺。
需求淡季 環比價格回調
7月份天氣炎熱和雨水天氣增多造成工程施工季節性放緩,水泥需求因此進入相對淡季、價格季節性下降,P.o42.5水泥和P.o32.5水泥價格分別環比下降1.3%和0.5%。但因受行業總體供需關系相對改善,水泥價格仍保持同比回升趨勢。P.o42.5水泥和P.o32.5水泥價格分別同比上升2.1%和3.6%,增長幅度略有回調、弱化周期依舊。
預期8-9月份水泥需求仍將處于年度內的相對淡季,水泥價格亦將延續7月份的疲弱態勢。但9月份之后,隨著天氣轉涼和雨水天氣減少,工程建設將重新進入旺季施工期,水泥價格亦將產生季節性復蘇。因此目前水泥股價格的疲弱,是其基本面水泥價格季節性回調的反應。可以預期,隨著9月份水泥價格季節性復蘇,屆時水泥股仍將有一波較大的行情。因此8-9月份水泥股或將出現較好建倉期。
從區域上看,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全國6大區域,7月份水泥價格環比均有回調,其中華東地區回調幅度最大,回調幅度達3.5%、每噸水泥下調9.5元。但考察同比數據,除中南地區同比下降2.5%外,其他5個地區水泥價格仍舊保持同比回升趨勢,其中西北和東北地區水泥價格同比回升6.6%、4.5%,在6個地區中增長幅度最大。
因不同區域水泥行業景氣度和市場空間不同,觀察不同區域的水泥價格變化對于分析處于不同區域的水泥企業而言更有意義。海螺水泥、巢東股份、尖峰集團、江西水泥、福建水泥等華東地區水泥企業7月份價格可能環比回調幅度較大;華新水泥等處于中南地區水泥價格則有大比例同比回落;冀東水泥等華北地區水泥價格雖環比回落,但同比仍保持了正增長趨勢。
從宏觀政策面上看,2006年底國家出臺了諸多水泥行業的調整政策。經過1年左右的運行,2007年底該類政策的實施效果和具體數據將集中得到公布,特別是國家發改委與各地政府簽訂的落后產能淘汰指標在年底應將接受檢驗。若該類數據如政府所愿,行業發展和水泥股將得到政策面的有利支持,但若該類數據不如政府所愿,行業發展和水泥股或將面臨行業發展方向不明壓力。
增速放緩 固投維持高位
從7月份全國重點聯系企業水泥產銷量數據看,水泥產能投放壓力較上年仍有降低。2007年7月單月水泥產量和累計水泥產量增速為11.1%和12.8%,低于2006年同期23.2%和23.3%的水平,產量繼續保持增速放緩趨勢。同時,本月水泥產銷率重新回到100%以上、達到101%水平,開始逐步消化上月累計的水泥庫存。
2007年前6個月水泥行業累計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同比增長37.41%。截至6月末項目總投資計劃1013億元,其中新開工285億元,新開工規模和剩余投資規模均大于累計完成額。我們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維持在相對高位。
事實上,我們對此仍保有謹慎樂觀態度。因有地方利益涉及和本身具有的生命能力,之前淘汰小水泥或者說落后水泥產能往往是死灰復燃;但這次我們認為與之前有所不同:本次出發點是國家日益重視環保和節能,而小水泥或者說落后水泥產能則能耗和污染嚴重,此次政策出發點與以往有所不同;再就是與之前相比目前政府經濟實力大增,有能力采取補貼方式關閉落后產能。
更為關鍵的是,本次采取的方式是國家發改委與各地政府簽訂了責任狀,明細了淘汰產能的量和時間表。事實上我們對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判斷,最終要落到政府的執行力度上,若國家政策執行得力則落后產能將能夠如期如量淘汰,給新增產能騰出市場空間。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