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水泥研發基地——中國建材(合肥)技術中心項目即將建成
近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落戶”濱湖的中國建材(合肥)技術中心項目進展順利,已經步入施工后期階段,預計于今年6月竣工交付。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泥和工藝裝備研發基地,提供行業領先的國家級科研新平臺。
意義:央企與地方牽手合作新典范
中國建材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和綜合服務商、全球領先的材料產業投資集團,早在40年前就與合肥結下深厚友誼,其中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在工程、科研、裝備等領域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合肥正在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中國建材(合肥)技術中心項目的建設是合肥落實“科創+產業”發展理念的又一生動實踐,目標是將技術中心項目塑造成央企與地方合作的新典范。
中國建材(合肥)技術中心建成后,規劃瞄準技術進步的最新趨勢,打造行業重大科學技術研發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同時,世界水泥協會將在該技術中心成立水泥國際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為全球會員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技術中心還將遷入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所屬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院屬科研機構,打造創新高地又一閃亮新名片。
創新:探索水泥技術處理城市廢棄物
圍繞綠色化、特種化、功能化等方面,項目將調控特種水泥與水泥基材料性能,進行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抗寒、耐強腐蝕、低密度等關鍵性能技術研究,使其適用于更廣泛的軍民設施建設。
同時,項目將有效打破技術壁壘和內部屏障,實現數據互動,為會員企業科研成果轉化提供合作研發平臺,在節能降耗減排、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高層次人才聚集中心。
等項目建成后,還計劃探索利用水泥技術來處理城市廢棄物。“城市廢棄物里面有很多硅和鈣,可以嘗試著用新技術,把這些廢棄物作為水泥的原料,用于建筑領域。”業內專家指出。
特色:建設“江淮風”國家級科技平臺
項目坐落在濱湖卓越城核心區,占地 83.6 畝,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由五棟建筑單體構成,規劃為“眾星拱月”設計布局,以技術中心總部為中心坐鎮中央,三棟科研平臺和一棟技術中心綜合樓攢聚四周,體現企業眾心合力、不斷進取的蓬勃態勢。
引人矚目的是,項目建筑本身采用了雨水回用、中水回用、高效空調、能耗監測、節水灌溉、CO、CO2監測與通風聯動等十多種綠色生態技術,在濱湖打造國內最高級別的三星級綠色建筑。并以四水歸堂為理念設計設置空中江淮院落,作為世界水泥協會中國研發中心的核心科技平臺,服務于院士、博士科研流動工作站。
作為行業領先的國家級科研平臺,目標將以研發為核心,裝備為載體,培育成重大科技攻關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沃土”。規劃打造成水泥行業先進的創新中心、共享的合作空間以及高效的孵化基地,未來成為全國最大水泥和工藝裝備研發基地,助力合肥打造國家級科學中心。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