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虎球水泥公司——科技滾出“大雪球”
1979年3月,一批“泥腿子”為能燒出水泥激動得徹夜難眠,雖然一年僅能燒出區區1萬噸。然而,10多年之后的1991年,年產量達到5萬噸時,“虎球人”卻坐立不安,開始看到自己與其他企業之間的巨大差距。他們在痛苦的思索之后意識到靠蠻干是創不出名牌、做不大規模、拓不開市場的,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才能強筋壯骨。
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找準了發展路子后,1992年,“虎球”和虎山集團“兩虎相抱”進行聯營。在虎山集團的幫助下“虎球”不斷地進行技術改造,第二年,產量達到15萬噸,第三年,達到25萬噸,效益連年大幅度增長。
科技創新的威力給企業經營決策者注入了一劑清醒劑,更是企業良性發展的催化劑。“虎球”不斷投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他們投入10多萬元與浙江大學合作,調整工藝配方,進行有關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等課題研究。獲得成功后,去年3月,投資1070萬元,進行“利用劣質廢棄資源摻燒高標號水泥節能技改項目”的技術改造,使直徑3米×10米機立窯產量穩定在每小時11噸以上,熟料強度也有了較大提高,噸水泥電耗節省4千瓦,廢棄資源利用率在30%以上,粉塵回收每年挽回經濟損失17萬元。
公司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1998年12月,公司技術人員自行研制的國家星火計劃項目——“鐵質泥巖(紅鋁土)替代耐火黏土配料工藝燒制水泥熟料”通過省級驗收,不但每年為企業減少成本360萬元,而且熟料平均標號比原來的耐火黏土配料有很大提高,出廠水泥一等品率達到100%,為生產高標號水泥和水泥新標準過渡實施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市場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虎球公司為儲備充足的技術力量,除建立了職工業余培訓學校外,每年還到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招聘大中專畢業生。如今,870名職工不再是“泥腿子”,有技術員以上職稱的職工就有157名。公司創造寬松的環境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并出臺了重獎科技攻關人員的規定:凡科研課題獲國家獎的,獎勵項目完成人1萬元,省級獎5000元,市(地)級獎3000元,縣級獎1000元。
科技創新使虎球公司規模不斷擴大,虎球牌水泥質量穩定提高,市場迅速拓展,被廣泛應用于省重點工程。目前,公司正在籌備日產1000噸新型干法回轉窯技改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35萬噸5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生產能力,使虎球公司年產水泥從目前的60萬噸提高到近100萬噸,實現企業規模的再度擴大。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