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聯運破局短腿運輸困境 魚峰水泥搶灘“出海”
魚峰水泥在華南的影響力正在進一步擴大。
近日,載著270余噸水泥的10個集裝箱的列車從位于貴州的西南魚峰三合公司駛出。標志著西南魚峰成功將原來傳統汽運的單一模式升級為集裝箱鐵路運輸的多重模式,這也是魚峰水泥近以來不斷優化、升級運輸方式,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的縮影。同時,借助多重運輸模式的建立,魚峰水泥進一步擴大、鞏固大本營廣西和周邊省市市場的主動力,更遠銷華東。
戰線前移 向海特征凸顯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工業重鎮柳州的企業,除了早年與華潤在平南合資建廠外(后出售給華潤),魚峰水泥的水泥生產基地布點多位于廣西中西部。就資源和早期市場來看,魚峰水泥早期的選擇無疑是吃到了廣西城市經濟發展的紅利,但兩廣聯動的持續增加、珠三角崛起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飛躍,以及廣西“向海經濟”的推出,此前的布局已不太不利于魚峰當前的發展。
隨著加入北港集團,魚峰水泥的布局正在發生改變,抓住新時期發展機遇。
2020年8月投產的北海魚峰水泥粉磨站,這是魚峰距離海岸線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最近的一個水泥生產基地,不僅了抓住“向海經濟”機遇,也標志著魚峰有意更加積極參與兩地的建設。10月底,魚峰中標海南昌江核電二期項目。在當年早些時候,魚峰還啟動了一條日產5500噸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減量置換項目,同時提高其他老生產線的技改,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貴州西南魚峰水泥三合公司散改集項目投產
魚峰集團楊義在今年年初表示要進一步打開珠三角、海南及華東市場,拓展魚峰水泥銷售渠道,助力推進魚峰水泥“向海經濟”新征程。隨后,楊義在五月先后前往海南和廣東珠三角市場調研。當月,魚峰成功還發運1.83萬噸水泥至溫州港,實現發運華東市場“零”的突破。
與此同時,面對貴州市場的窘境,魚峰通過散改集等新型運輸方式,擴大在黔兩個水泥生產基地的市場范圍,將位于貴州省興義的生產基地熟料產品運往北海魚峰,生產成水泥后通過集裝箱由鐵山港碼頭裝船銷往大灣區。
魚峰表示不斷優化鐵路、港口、水運等方面物流通道,在拓展貴州區域市場、帶動國家內陸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實現產能過剩的貴州興義地區淡季產品常態化遠端輸出,為拓展兩廣、江浙、云南、四川、珠三角以及泛大灣區市場創造了條件。
西江日益“擁擠”多重運輸方式優勢盡顯
作為兩廣的水泥龍頭,華潤水泥充分利用了西江這一黃金水道的優勢,在西江沿線的封開、平南、桂平、貴港、南寧等市縣,上了二十余條大型現代水泥生產線。據悉,華潤水泥在西江流域年運輸能力約3,630萬噸,掌控35個中轉庫,年中轉能力約3,430萬噸,在西江流域水泥運輸上有著主導地位。
北海魚峰
華潤開創的“兩點一線”的西江水泥戰略布局成就了華潤水泥在兩廣的龍頭地位,也被無數后來者所效仿。西江成為長江之后第二條水泥運輸的大通道,將水泥的運輸半徑進一步擴大。
特別是2017年底產能置換新規公布后,廣西掀起了一陣新建生產線的熱潮。這一批新生產線中大多數都看中了廣西巨大的資源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市場空間,以及西江便利的運輸條件。
不過,雖然西江水網的運輸能力和通航條件隨著一次次的整改和水利設施的建設大幅度提高,但對于水泥運輸來說,西江卻愈發“擁擠”。除了未來即將大量投產的水泥項目將爭奪西江航運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砂石資源的緊張也將吸引在桂大量砂石企業爭相下水。據當地消息人士介紹,每逢西江枯水期,各大船閘建材船只大排長龍的景象十分常見。
優化運輸方式除了化解在黔企業的難題,也是魚峰水泥進一步開拓大灣區市場的利器。不過相比其他在桂企業,正在從“旱鴨子”變成“水鴨子”的魚峰則另辟蹊徑,借助北港集團的港口優勢,進一步促進沿海港口物流聯動、內河水運聯動。魚峰水泥在抓住西江黃金水道加大運輸的同時,積極利用北港集團旗下沿海港口優勢,實現“公鐵水”“江鐵海”聯運,進一步開拓市場。將原來使用傳統散貨形式運輸的水泥升級為集裝箱運輸。
北海碼頭
9月底,北海魚峰水泥散改集啟動。滿載水泥的集裝箱車從位于鐵山港的北海魚峰公司通過鐵山港碼頭,裝船銷往大灣區。據了解,北海魚峰散改集目前投產產能僅是總體規劃的四分之一。隨著一期2號磨和二期水泥生產線的建成和投產,北海魚峰還將會配套4-8套散改集項目,今后預計會達到800-1000重箱。
可以預見,隨著海運條件的改善和集裝箱運輸方式的升級,海運運輸方式將常態化,魚峰所建立的優勢也將逐步凸顯。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