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政府推出三舉措 助亞泰水泥廠擴建
4月16日上午10時20分,國家循環經濟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點工程——亞泰集團年產2300萬噸水泥擴建項目在這里奠基開工,該項目包括四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兩座年產100萬噸粉磨站,總投資21億元,其中,亞泰水泥雙陽公司日產萬噸生產線擴建項目投資11億元。而在此項目的背后,政府的“三大”扶持舉措,成為水泥擴建項目開路護航的“東風”。
配套建設 每套環保設施都達200多萬元
4月16日的奠基儀式結束后,省委書記王珉、省長韓長賦等省市領導,一同視察了亞泰水泥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
走進亞泰水泥廠區,作為一家想象中的“高污染”企業,王珉書記邊走邊指著道路兩側的松樹說:“樹上面基本沒有灰塵,看來你們的環保工作做得很出色。”亞泰集團董事長、總裁宋尚龍介紹說:“我們每建一條生產線,都要配套建設一批環保設施,每套環保設施的投入都達到200多萬元。有了這個先期的投入,才保障了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減少污染的問題。”
亞泰集團副總裁徐德復介紹說,水泥生產能耗較高,亞泰水泥產業便在降低能耗上做文章,積極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在主要熟料生產線設置了余熱發電裝置,利用水泥燒成系統的余熱進行發電,熱電聯供后,取消了原有鍋爐,不僅年節約標準煤7萬多噸,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煙塵總排放量。
三大舉措 政府跟著操了不少心
要建大項目,沒有土地不行。經過省市政府協調、運作,首先征37公頃林地,作為水泥擴建項目的建設基地。
解決了土地問題,交通運輸又成為政府“操心”的大事。2005年9月,長雙煙鐵路作為東北地區第一條合資鐵路,全面開工建設,初期總投資為8.09億元。長雙煙鐵路位于長春市的東南部地區,而亞泰水泥廠就坐落在這里。2006年末,長雙煙鐵路正式運行,不僅改變了該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也為亞泰水泥項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硬件基本到位了,資金如何保證呢?2006年下半年開始,省市領導多次到亞泰水泥廠調研、視察,并現場辦公,通過政府協調,亞泰水泥廠從國家開發銀行成功貸得2.75億元。為亞泰水泥新項目的運作,提供了資金上的保障。
企業感慨 軟環境好使得企業規模擴大
1997年末,亞泰集團就在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以資本運營、承擔債務方式,整體兼并了原國有大二型企業——長春雙陽水泥集團,進入了水泥產業。
談到發展歷程,宋尚龍說,無論是審批手續、辦事效率還是服務態度等方面,他都感覺到了這幾年政府在此方面的努力與變化,也正是有了這種改變與支持,10年來,亞泰水泥產業通過市場整合,已經形成了輻射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三省一區、遍布城鄉的市場營銷網絡,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累計實現利稅20.2億元。
經濟拉動 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中國建材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在項目的奠基儀式上曾表示,亞泰水泥廠經過幾年來的擴張、擴建、整合,對東北地區水泥產業調整做出了重要貢獻。新項目的開工對推進傳統產業轉化,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省委書記王珉對新項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亞泰水泥年產2300萬噸擴建工程,符合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吉林省水泥行業結構不合理的局面,有利于將我省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對于整合“小水泥”企業,提高水泥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走符合我國實際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將發揮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