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節能減排目標確定 將關停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近年來,太原市的環境治理取得了顯著成績。與2001年相比,該市去年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煙粉塵的排放量削減了約三分之一,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削減了近三成。但是,目前該市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污染物排放總量基數大,制約了環境的改善。按照環境容量的要求,市區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萬噸,煙粉塵為3.43萬噸。而去年,市區二氧化硫和煙粉塵的實際排放量分別為12.6萬噸和4.55萬噸。
二、污染減排的難度越來越大。“十五”初期,太原市投入1億元,能削減二氧化硫1600噸,煙粉塵2400噸,化學需氧量16噸。而到去年,該市投入同樣多的錢,僅僅能削減二氧化硫1000噸,煙粉塵40噸,化學需氧量4噸。“十一五”期間,該市的GDP將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長,能源消耗的絕對量將繼續增長,污染物排放量也會大幅度增加。僅以電力行業為例,“十一五”期間該市預計增加裝機容量40萬千瓦,新增約1.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這意味著,太原市在今年到2010年間,二氧化硫要減排5.5萬噸以上,才能完成減排任務。
三、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集中供熱建設進度與污染物減排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太原市現有建筑面積約8000萬平方米,實現集中供熱的面積僅占一半。隨著城市的發展,建筑面積還在以每年500萬平方米的速度遞增,集中供熱缺口很大,市區內以燃煤為主的分散采暖鍋爐短期內還難以拆除,嚴重影響冬季市區大氣環境。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較低。市區每日產生生活污水約60萬噸,而現有污水處理能力還不足30萬噸,約有56%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汾河。
四、部分地方和企業領導的認識還不到位。做決策時,只算自己的小賬,不算社會的大賬,先算經濟賬,后算環保賬。個別地方違法建設項目清理整頓不力,甚至在市政府實行“區域限批”后仍一拖再拖。
太原市確定,“十一五”期間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為:二氧化硫、煙粉塵和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45.8%、20.5%和26.6%。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由2005年的18.45萬噸減少到10萬噸,煙粉塵由11.2萬噸減少到8.9萬噸,化學需氧量由3.23萬噸減少到2.37萬噸。為實現以上目標,該市將堅決關停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年內關停淘汰6個企業的9座煉鐵高爐,太鋼將關停11臺(套)落后的生產設施。
加速削減二氧化硫和煙粉塵。今年年底,太原市電廠要實現全脫硫,屆時可每年減排二氧化硫2.5萬噸。通過集中供熱和電力行業煙塵治理,到明年年底,實現每年減排煙粉塵2.7萬噸。
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建設。到“十一五”末期,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今年年底,侯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將建成投用,市區九成的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完成煤炭、電力、焦化、水泥、化工、電鍍等行業的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實行廢物資源循環,抓好一批循環經濟示范項目。
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將納入經濟社會綜合評價體系,實行“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