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陜西省銅川市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自去年6月落戶耀州區以來,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目前已經并網發電投入運營。該項目的建成投運將有效提升環境質量,減緩環境污染,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走進銅川市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卸料大廳,記者看到,兩輛垃圾清運車正在將車上的生活垃圾傾倒入垃圾池進行發酵處理。據了解,現在每天都有80多輛垃圾清運車將全市四個區縣城區所有的生活垃圾拉到這里進行集中焚燒處理。
“目前運行25天,系統運行穩定,我們這邊都是自動化裝置,所有的車子通過感應門來進行感應,車子到了之后自動進行卸車,卸車完了之后,車子一走,門自動關閉,做到了我們全廠的密封,廠區內不需要人值守,減少了人員資源化浪費。”銅川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梁金介紹說。
銅川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銅川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3億元,建成垃圾發電聯合廠房、滲濾液處理系統、冷卻塔、中水處理等,可日處理垃圾500噸,配置一臺15兆瓦發電機組,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18.25萬噸,年發電量為6000萬度。項目占地72.74畝,預計畝均產值138萬元,畝均稅收25萬元,帶動就業50人。該項目采用現代先進的焚燒工藝技術,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和運行,實現滲濾液和生產污廢水的零排放,煙氣經過嚴格的凈化處理達標排放。
銅川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梁金說,“通過卸料大廳把垃圾存放在垃圾池內,通過5到7天的發酵,過后通過抓斗到我們的爐膛里邊進行燃燒,燃燒產生的氣體用來發電,并入國家電網。在垃圾處理過程中主要是產生氣體、液體和固體這三種,在煙氣處理的過程中產生SNCR半干法、活性炭加袋除塵,我們排出去的指標都是達到國家的環保指標要求,液體主要是滲濾液,通過預處理,液氧、生活發酵及反滲透處理,做到了污水零排放。固體主要是產生的廢渣,回灰,我們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作為原材料來使用,做到了垃圾處理的吃干榨凈。”
該項目的建成投運,結束了傳統垃圾填埋處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焚燒發電模式,對提升環境質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們項目年處理垃圾量18.25萬噸,年發電量6000萬千瓦時,有效解決了垃圾填埋產生的一些有害氣體,外部的擴散,我們做到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將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貫穿到我們企業的發展之中。”銅川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梁金說。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