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王誠:奮力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做出了詳細部署。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長王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蚌埠作為長三角成員、淮河生態經濟帶區域核心城市,有決心、有信心、有底氣落實好中央和省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部署,實現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這是對未來5年全國碳排放水平的具體要求。王誠表示,“一般說來,隨著經濟增長和城鎮化率的提高,碳排放水平也會相應提升。不過從蚌埠市近年的發展實踐來看,我們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增加的‘脫鉤’,關鍵在于蚌埠有自己的‘獨家秘笈’”。
對此,王誠列出了一組數據,“根據測算,2010年到2019年,蚌埠市GDP由636.90億元增長為2057.17億元,單位GDP碳排放量則由1.567萬噸/億元降為0.628萬噸/億元,下降了59.90%。主要得益于我們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綠色產品,下好綠色‘先手棋’”。
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是蚌埠著力打造的支柱產業,也是低碳、環保、可循環的綠色產業。
“我們立足先行先試,在國內率先構建了高性能光伏玻璃從產業規劃到技術規范再到支持政策的完整政策體系?!蓖跽\表示,借助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了市體育中心、市文化館、8.5代TFT-LCD玻璃基板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等一批樣板工程。其中,8.5代TFT玻璃生產線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電站年均發電量1000萬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噸。
“蚌埠還是安徽省內率先‘禁塑’的城市,在全市推廣使用生物基可降解購物袋、餐盒等制品,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對傳統塑料的替代。”王誠自豪地說,蚌埠企業豐原生物還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供應商,把蚌埠‘綠色產品’搬上了世界舞臺。
“推進碳達峰工作,我們有自己的綠色‘路線圖’。”對于落實即將制定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王誠信心滿滿。
他為我們算了一筆賬,“根據我們這些年來對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的研究,1MW光伏電池年發電量為117.8萬度,年可節省發電用原煤501.8噸,每百億元光伏玻璃年出貨量用于建設光伏電站可增加電能18867.9MW,年可節約原煤946.8萬噸;1噸聚乳酸生產過程可消耗秸稈3噸、減排二氧化碳4.2噸,使用過程1噸聚乳酸替代塑料可減少石油消耗5噸。而根據目前發展狀況,蚌埠硅基、生物基兩大產業集群今年有望達到2000億元規模?!?/p>
“未來,‘雙基’產業還將在前期的技術創新優勢和產業集聚基礎加持下,實現‘井噴’式增長,帶來更為可觀的‘減碳’效應。因此,對于國家碳達峰工作目標,我們不僅有信心完成,還要盡可能提前實現?!?王誠胸有成竹。
蚌埠將聚力打造綠色“示范城”,讓碳達峰“蚌埠方案”更加豐富鮮活。
“下一步,我們要打造國內首個光電建筑示范城市。”王誠介紹,蚌埠將加快推廣超低能耗/光電建筑,力爭5年內建設超低能耗建筑204萬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10萬平方米,推廣光電建筑 4000 萬平方米以上,著力實現國內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應用光電兩個領域發展“雙領先”。
“不斷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確保全市‘禁塑’時間表按期推進。”說到未來工作打算,王誠信心十足,“蚌埠市將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任務為切入點,以硅基、生物基綠色產業發展為突破口,統籌推動蚌埠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質量提升,聚力建設‘中國硅谷·無塑蚌埠’”。
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當下行業的重要命題,離不開發展實踐的支撐,同樣離不開各方的通力支持。兩會期間王誠重點提出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表現出對該領域的高度關注。未來就任海螺集團之后,他會如何帶領海螺集團打造屬于海螺碳達峰、碳中和的“獨家秘笈”,實現“3060碳目標”,助推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呢?
“力爭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我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水泥行業作為碳排放大戶,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面臨哪些的機遇和挑戰,又將如何去做?為此,2021年4月20-21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杭州舉辦 以“同使命·謀創新·共發展”為主題的“2021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0P100頒獎典禮” ,誠邀業內人士前來共同深度探討當前水泥及相關行業發展態勢。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