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相關政策文件頻發!水泥行業如何有效實現碳減排?
自“3060雙碳”目標提出以后,有關節能減碳的政策文件也相繼而來。
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意見》對水泥行業提出節能降碳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水泥行業標桿水平在《意見》所附“冶金、建材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 年)”中明確,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標桿水平為100千克標準煤/噸;基準水平為117千克標準煤/噸。
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工業是產生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對全國整體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影響。工業領域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
在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方面要求:加強產能置換監管,加快低效產能退出,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引導建材行業向輕型化、集約化、制品化轉型。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因地制宜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電力、天然氣應用比重。鼓勵建材企業使用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和應用推廣,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推廣節能技術設備,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節能增效。
資料顯示,水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全球范圍內,水泥行業貢獻了碳排放總量的7%。而我國每年生產全球近六成的水泥,水泥行業碳排放量也將近全球水泥產業碳排放總量的一半。國內水泥行業減排壓力嚴竣,任務艱巨。
值得慶幸的是,減碳已成為當下全行業共識。業內不少專家、企業等不斷研究碳減排、碳中和技術,為我國水泥行業的碳減排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筆者就目前業內普遍應用的碳減排技術進行了粗略整理:
1、使用替代燃料
水泥生產過程中可以使用替代燃料來減少CO2的排放,業內人士表示,替代燃料是更優先、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到2050年可推動行業約10%的碳減排。而廢棄物是更好的潛在碳減排資源。一方面有機廢棄物可作為燃料,另一方面固體廢棄物可代替熟料,減少石灰石的使用,從而進一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同時,廢棄物利用在我國有著政策利好、供應量相對持續、垃圾分類狀況不斷改善三方面支撐。
2、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利用或封存。長期以來,CCUS一直被認為是減少化石能發電和工業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關鍵技術。
2018年10月31日,由海螺建設的世界首條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環保示范項目成功投運,首開碳捕捉利用實現產業化的先河。
2021年10月20日,青州中聯召開二氧化碳捕集提純綠色減排示范項目研討會,圍繞水泥窯煙氣 CO2 捕集提純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先后邀請多家設計單位進行交流論證,同時公司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市場調研,編制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新能源技術的應用
利用廠區空地布局光伏發電、儲能等業務,實現電力自給。海螺水泥多個生產基地開展建設光伏項目,如分宜海螺、英德海螺等等。
塔牌集團擬投資約13.39億元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一體化項目,據測算年可減少約142834噸CO2排放;萬年青表示公司自2020年開始已經在部分生產基地建設光伏發電。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實施,公司將加快推進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
4、優化調整水泥產品原材料結構,減少熟料用量
湖南省工信廳原材料處二級調研員 湖南省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丁美榮曾表示,減少熟料用量與用混合材替代部分熟料是水泥混凝土工業發展趨勢,也是提高建筑物壽命和水泥混凝土工業健康及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水泥中熟料系數為0.678, 若降到0.55,以出廠水泥計,碳排放可減少18%。
5、通過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和應用推廣實現減排目標
節能減排技術推進和應用推廣方面,水泥企業可以通過不斷提升改造生產線,提升能效實現減碳排放,其中包括高效粉磨技術推廣(輥壓機終粉磨技術),高效低阻旋風預熱器、高能效分解爐及第四代冷卻機技術裝備的使用等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該路徑從每噸熟料熱耗、電耗方面,可幫助水泥行業降低約20%的碳排放。
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一場世界級的綠色革命洪流,對水泥行業而言,是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要求提前碳達峰,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水泥行業要堅持以碳減排和降污染為重點,發揮技術性減碳的優勢,不斷創新研發低碳技術、產品,實現水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