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發布 布局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方案》共八章,二十四條,從總體要求,保障國家資源能源安全,引導資源型地區創新發展,促進資源型地區協調發展,推動資源型地區綠色發展,加快資源型地區開放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共享發展,政策支持與組織保障八個方面,推進資源型地區“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出要尊重規律,加快轉型;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努力實現到2025年,資源型地區資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經濟發展潛力充分發揮,創新引領、加快轉型、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務體系普遍覆蓋,綠色宜居環境初步形成,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展望到2035年,資源保障有力、經濟充滿活力、生態環境優美、人民安康幸福的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目標基本實現,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砂石礦產方面,《方案》指出:
統籌資源能源開發與保護。加強對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和開發利用的統一規劃,建立安全可靠的資源能源儲備、供給和保障體系,提升資源能源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水平。提高重要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循環利用模式。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大已有礦山改造升級力度,新建、擴建礦山全部達到標準要求。推動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與下游行業耦合發展,支持資源型企業的低碳化、綠色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加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建設。依據資源稟賦、開發利用等情況,布局一批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打造戰略性礦產資源穩定供應的核心區。實施礦產地儲備工程,構建產品、產能和產地相結合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體系。加大石油、天然氣、銅、鉻、鎢、稀土、晶質石墨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做好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
支持資源枯竭地區可持續發展。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首先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保障好困難群眾生活,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配套,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強化國有企業支持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的責任,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培育接續替代產業,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打造一批接續替代產業園區和集聚區。深入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工程,支持開展重大安全隱患區居民避險搬遷、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接續替代產業平臺等項目建設,有效改善礦區的生產生活條件。
加強基礎設施提質增效。強化資源能源開發地干線通道規劃建設,加強資源型地區相關連接通道建設。有序推進煤炭、礦石、石油等輸送專線建設,多種方式統籌布局貨運樞紐站場。加快礦區與所屬地市城區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建設機場、鐵路,推進客運站改擴建或遷建新建,切實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嚴格落實資源開采相關各項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堅持邊開采、邊治理,同步恢復治理資源開采引發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采空沉陷、土地鹽堿化、水位沉降、重金屬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防范閉坑礦山的潛在污染風險。按照“誰破壞、誰治理”、“誰修復、誰受益”的原則,落實企業和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探索第三方治理模式,加快解決工礦廢棄地、矸石山、尾礦庫、特大露天礦坑等歷史遺留問題。強化森林管理與保護,加快森林資源培育與恢復,因地制宜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荒漠化治理等林草重點工程。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推動資源能源綠色開發,堅持科學勘查、有序開采、清潔生產、高效利用,加大對礦產資源儲量、開發潛力和生態環境影響的綜合評價,合理調控開采規模、時序和強度,全面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進接續產業綠色制造,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傳統高消耗、高排放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鼓勵廢棄物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促進原材料、能源梯級利用和高效產出。嚴格執行重點行業環境準入和排放標準,堅決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
積極參與國際資源能源和產業合作。立足國內需求,鼓勵資源型地區積極參與協同推進國際國內資源能源市場融合發展,培育跨境資源能源貿易產業。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開展資源能源國際合作,建設境外資源能源開發基地。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帶動礦山機械、化工設備、環保設備和特色農產品等走向國際市場。推動資源型地區企業和研究機構間的國際合作交流。
完善配套政策。繼續通過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對相關地區予以支持。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工程。開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價工作,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推動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和轉型創新試驗區建設。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資源型地區轉型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建設用地修復后,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可作為城鎮建設用地使用。積極推進采煤沉陷區、獨立工礦區等重點地區土地復墾,對具備復墾條件的建設用地,可按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政策實施復墾。有關?。▍^、市)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等指標時,要充分考慮資源型地區轉型重大項目用地需求,支持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納入耕地占補平衡國家統籌。支持因歷史原因導致地域狹小的獨立工礦區有序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拓展轉型發展空間。
編輯:戴冬虞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