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擬建13個大型煤炭基地
在剛結束的第十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透露了一組數字:2006年全國煤炭產量23.8億噸,同比增長8.1%;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676.3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86億元,增長 17%。已有27家煤炭企業跨入全國企業500強;26家煤炭企業上市融資580億元。
王顯政表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的加速期。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我國將用五年時間,基本建立起一個資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王顯政指出,五年時間完全可以基本建立一個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首先,中國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目前已發現資源總量5.5億噸,查明資源儲量1萬多億噸,占我國已探明化石資源儲量總量的95%左右。已探明的資源儲量,由2002年的1145億噸增長到2006年的近2000億噸,增長74.7%。
其次,我國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預計到2010年,全國煤炭需求總量將達到26億噸。目前國家也在考慮逐步建立國家和區域性煤炭交易中心,屆時中國煤炭市場機制和體制將會更加完善。
再次,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實施了煤炭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安全生產規劃,選擇山西開展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在8省區組織開展了以儲量計征煤炭資源稅費改革試點等。這些政策環境都利好煤炭工業快速穩步發展。
最后,國家將關閉對象從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進一步擴展到不符合煤炭產業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壞資源、污染嚴重的煤礦。以大型企業為主導、大中小型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2006年,年煤炭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企業達到32家,原煤產量占全國的44.2%。
此外,我國已基本建立了科技創新體系。據對78家國內100強的煤炭企業調查,2006年的研發經費總投入達到了75.9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50.9%。
據王顯政介紹,通過一系列關停并轉及煤炭資源的整合重組,到2008年基本實現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國務院確定的“力爭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小煤礦問題”的目標。
到“十一五”期末,小煤礦數量將壓減到1萬處。全國大、中、小煤礦的產量比重,將由2006年的49:13:38調整到56:17:27,進一步提高煤炭行業的市場集中度。
據透露,“十一五”期間國家規劃建設以500處礦井、98個礦區為主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重點建設10個千萬噸級的現代化露天煤礦、10個千萬噸級的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形成6至8個億噸級和8至10個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13個大型煤炭基地到2010年,基地內煤炭產量將達到22.4億噸,占全國產量的86%。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陶鳳鳴表示,近幾年煤炭行業呈現了持續快速發展態勢,煤炭產量不斷增長,煤炭供需基本平衡,煤炭價格也呈恢復性上漲,但煤炭行業稅費依然偏高。國家正著手采取多種方式建立科學合理的煤炭稅費制度。
據介紹,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中央財政對國有重點煤礦定額返還和所得稅返還政策,加快煤炭稅費制度改革步伐,把煤炭企業稅負降到合理水平,落實對已公布取消的各類基金和收費項目的清理、整頓措施,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近年來,有關部門集中調整了煤炭行業稅費額。一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所得稅法,統一了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并適當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并規范了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統一了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降到了25%,下降了8個百分點。
二是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增值稅改革方案,擬定在中部6個省的26個城市開展增值稅改革試點工作,煤炭作為采掘業將進入8大行業的試點范圍。按照試點政策,企業購進固定資產時,可直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從而降低企業增值稅繳納額,減輕企業增值稅負擔。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安全生產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管理辦法》,對于煤礦企業購置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投資,按一定比例稅額抵免,以鼓勵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提供煤礦安全裝備水平。
三是國家逐步調整了煤炭資源稅稅率。近幾年,全國已有22個產煤省相繼調整了煤炭資源稅,大幅度提高了煤炭稅率征收標準,由調整前的0.5-1.2元/ 噸提高到2.5-4.2元/噸,煉焦煤炭資源稅率調整為8.0元/噸。提高煤炭資源稅,加大煤炭資源使用成本,有利于促進煤礦企業珍惜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實現煤炭資源的可持續使用。
四是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下發文件提高了煤礦井下艱苦崗位的津貼標準,使工資分配進一步向井下一線職工傾斜,逐漸形成合理的井下人員與地面人員的工資收入分配關系。據介紹,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切實落實中央財政對國有重點煤礦定額返還和所得稅返還政策,加快煤炭稅費制度改革步伐,把煤炭企業稅負降到合理水平,落實對已公布取消的各類基金和收費項目的清理、整頓措施,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近年來,有關部門集中調整了煤炭行業稅費額。
一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所得稅法,統一了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所得稅法;統一并適當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并規范了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統一了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降到了25%,下降了8個百分點。
二是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增值稅改革方案,擬定在中部6個省的26個城市開展增值稅改革試點工作,煤炭作為采掘業將進入8大行業的試點范圍。按照試點政策,企業購進固定資產時,可直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從而降低企業增值稅繳納額,減輕企業增值稅負擔。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安全生產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管理辦法》,對于煤礦企業購置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投資,按一定比例稅額抵免,以鼓勵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提供煤礦安全裝備水平。
三是國家逐步調整了煤炭資源稅稅率。近幾年,全國已有22個產煤省相繼調整了煤炭資源稅,大幅度提高了煤炭稅率征收標準,由調整前的0.5-1.2元/ 噸提高到2.5-4.2元/噸,煉焦煤炭資源稅率調整為8.0元/噸。提高煤炭資源稅,加大煤炭資源使用成本,有利于促進煤礦企業珍惜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實現煤炭資源的可持續使用。
四是國家有關部門聯合下發文件提高了煤礦井下艱苦崗位的津貼標準,使工資分配進一步向井下一線職工傾斜,逐漸形成合理的井下人員與地面人員的工資收入分配關系。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jz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