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煤炭供應不緊張
自今年3月份以來,由于“動真格”關閉小煤礦和向煤礦收取每噸數十元的“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等原因,產煤大省山西竟然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煤荒”———小煤礦基本都關閉了,大煤礦手里有煤,卻囤著不賣。
眾所周知,山東是山西貧瘦煤的購買大戶,每年的使用量都在數千萬噸。山西鬧“煤荒”,山東煤炭供應和煤價是否會受到影響呢?出乎記者預料,煤炭用戶和主管部門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影響不大,沒必要太緊張。
山西“煤荒”事出有因
山東黃臺火力發電廠燃料部主任鄒健對山西煤炭行業的一舉一動都十分上心,因為黃臺電廠每年消耗的300萬噸煤炭,近90%都來自山西。談及此次山西“煤荒”,他也感到很突然。
據介紹,如今在山西省的許多地方,一些洗煤廠即使想花大價錢購買原料煤,也是有價無市,只好從陜西買煤救急,有的洗煤廠已經因買不到煤而關閉了。買不到煤的不僅僅是小型民營企業,就連山西省內的一些大國企,也感到了煤炭的緊張。山西規模最大的煉焦煤生產企業———山西焦煤集團一位煤炭部門經理就感慨道:“現在確實很難買到原煤,尤其是焦煤、冶金煤非常緊缺。
“山西這次‘煤荒’確實事出有因。”鄒健分析說,今年春節前后的3個月,是煤礦事故多發的3個月,同時也是山西地方煤礦關停運動驚心動魄的3個月,“這一次煤礦的關停力度前所未有,產量9萬噸以下的都關閉了。”
雪上加霜的是,大型煤礦也因利益關系囤起了煤。據了解,從3月1日起,根據國務院決議,山西省的任何煤礦銷售1噸煤,都要根據煤種的不同向政府交納28-56元不等的費用,即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各大煤炭企業一下子適應不了每噸煤交這么高的費用,都把煤握到了手里,希望這項政策能夠有所調整,同時也希望帶動煤炭價格上漲。
鄒健透露,山西省對基金收繳的執行工作非常嚴格,在煤炭運輸最重要的鐵路部門,規定只有看到所有煤炭的基金繳納證明,才允許裝車放行。
山東“心里有數”不緊張
“山西‘煤荒’對我廠購進煤炭價格的直接影響目前還沒顯現,估計下月初會有反應,但影響不會很大。”鄒健告訴記者,黃臺電廠的貧瘦煤近80%采購自山西的幾大國有煤礦———山西焦煤集團、陽泉煤業集團和潞安礦物局,一般都是頭一年就在合同中約定好下一年的價格。去年約定今年的價格是305元/噸,比前年約定的價格每噸小幅上漲了25元。但他認為,這并不是此次突發“煤荒”導致的結果,而是正常的市場波動。
鄒健分析,由于今年頭兩個季度電廠的發電量較低,耗煤較少,基本沒有感受到山西“煤荒”的影響。但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臨近,煤炭供應可能會有所緊張,不排除漲價的可能,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如前分析,具體到黃臺電廠,占絕大多數的合同煤中已預留了漲價空間,煤礦再漲價說不過去,“目前電廠的存煤足夠用半個月,好于往年,因此沒有必要太驚慌。”
山東省煤炭工業局經濟運行處副處長郭強的分析與鄒健一致。郭強認為,從總體上來說,山東今年的煤炭供應和存量是充足的,價格基本保持穩定,“只有焦煤價格漲了一點。”由于大的用煤單位都在去年與山西的煤礦簽訂了合同,因此煉鋼用的焦煤和發電用的貧瘦煤價格不會有大的變動。至于省內的煤礦,成本上升的壓力并不大。與山西設立的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相似,山東也設立了一個改革發展專項基金,但每噸煤炭只收5元錢,且主要用于企業技術改造。與此同時,由于山東大量的新建電廠基本都使用省內煤礦的汽肥煤,對外省煤炭的依賴性很低,因此山西“煤荒”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由于煤炭價格的不確定性和滯后性,鄒健也不排除山東煤炭價格小幅上漲的可能性。有關信息顯示,此輪煤炭價格的上漲,已經傳導給了與其緊密相關的電力行業。據山西社科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宏英透露,剛剛結束的一次全國煤電談判會議,已經通過了將山西省的中煤價格每噸提高40元的提議。
一邊是大量小煤礦的關停,另一邊卻是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對煤炭的強勁需求。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煤炭市場的緊張形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山東企業在穩坐“釣魚臺”的同時,是否應當未雨綢繆,早尋對策呢?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jjz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