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論]:海螺水泥買!買!買! 行業底部要來了?
綜評:近期,海螺水泥在資本市場上頻繁亮相,先是買入亞泰集團股份1.62億股,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占比4.99%觸及舉牌),再是入股上峰水泥0.2億股,占比2.49%,成為第五大股東,后是接觸華新水泥,擔任其境外上市獨立第三方現金選擇權提供方。海螺水泥動作頻繁意欲何為,向市場傳遞哪些信號?這引起業界和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推動區域性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第二: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挖掘新增利潤方式;第三:行業底部空間將至,水泥資產足夠便宜。
推動區域性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
東北地區經濟整體較為落后,水泥產能過剩嚴重,2020年全國熟料產能利用率83.8%,東北地區在68.7%左右,產能利用率遠低于全國水平。根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追蹤,截至當前,東北共有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96條,合計產能10054.1萬噸,其中亞泰集團17條,產能1906.5萬噸,占比19.0%,僅次于中國建材,占據第二把交椅,海螺水泥主要經營區域在南方,在東北并未有布局,選擇入主亞泰集團,對于引導東北熟料南下化解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局面,推動區域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具有重要意義。
圖1:東北地區各主要企業熟料產能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挖掘新增利潤方式
今年以來,受煤價成本大幅飆升影響,多數水泥企業前三季度交出的成績單都不盡如人意,多數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前三季度,海螺水泥實現營業收入1217.1億元,同比下降1.89%,歸母凈利潤223.9億元,同比下滑9.5%。拉遠周期看,水泥需求下滑是趨勢所向,水泥企業謀求轉型升級,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亞泰集團除建材業務外,在醫藥、地產和金融投資亦有涉足,特別是在金融投資領域有重大布局,持有東北證券30.81%股份,是其最大股東,同時還持有吉林最大法人銀行8.98%股權,海螺水泥舉牌亞泰集團,無疑拓寬了公司利潤增長渠道。
與此同時,海螺水泥購買上峰水泥股權與舉牌亞泰集團如出一轍,同樣看重對方長期投資價值。上峰水泥在做大水泥建材主業同時,選取優質賽道,積極進軍半導體芯片領域,未來成長空間較大,上峰水泥凈資產收益率高達30%,領銜水泥行業,海螺水泥此舉在提高市場掌控力的同時也增厚了利潤基點。
圖2:近兩年水泥行業利潤呈現下滑走勢,2021年預計在1600億元
?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行業底部空間將至,水泥資產足夠便宜
2021年是“雙碳”元年,水泥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這和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頗有相似之處,目前水泥行業估值均有所下降,可能達到底部區域,水泥資產足夠便宜。盤點海螺水泥在資本市場上的歷次表現,無論是收購新力金融、參與青松建化定增還是舉牌冀東水泥、增持祁連山、福建水泥和萬年青等同業,均在其股價較低時購入,然后逢高賣出,從而獲得較高收益。根據公開信息,2012年到2020年,海螺水泥通過低買高賣累計投資收益超70億元。而當前,海螺水泥除持有新力金融6.08%股份、西部水泥21.1%股份外,新進的亞泰集團(未來進一步增持)、上峰水泥和華新水泥(參與購買其境外股份)股價均處于較低位置,水泥行業或將迎來重大變局。
編輯:李坤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