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務實 華新水泥數字化轉型不玩“虛的”!
風華百年,歷久彌新,走過時代長廊,華新水泥見證了中國水泥從弱小走向全球之巔的每一個瞬間,也將技術創新化為企業骨子里的烙印。
如今,在數字經濟大潮席卷之下,水泥產業升級來到全新路口,作為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華新水泥又將書寫出怎樣的篇章?
10月26日,“第三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創新中心副總監殷曉輝應邀出席。期間,中國水泥網與其就華新水泥數字化建設思路及方向進行了詳細交流。
明確戰略定位 專業、務實推進數字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殷曉輝表示,華新水泥一直以來都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技術升級,倡導綠色高效的生產方式放在重要位置。當前,數字經濟迅猛發展,逐步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華新水泥很早就開始了數字化轉型,并形成了華新特有的數字化發展模式。
1、明確的戰略定位。殷曉輝認為,水泥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華新水泥一直從集團層面將數字化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這是華新能夠放開手腳,不斷在數字化創新領域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
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曾明確提出:“傳統工業+數字化創新是公司四大戰略之一”。并且明確要求秉承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傳統,以數字技術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管理效能,探索出一條水泥工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依托清晰的戰略藍圖,在李葉青總裁“自主研發、自主掌控,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路線指引下,華新水泥對數字化推進部門實施變革與創新,構建數字化創新中心,從原有的職能部門轉型為業務部門,將過去的以項目為中心的思維轉變為以產品為中心的思維,以專業的人才、專業的產品開發和運維方法,不斷融入前沿實用的技術為數字化創新服務。開創了一條有別于其他水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效途徑,確保華新“智能+水泥”轉型自主掌控、自我完善的持續性。
2、專業的數字化團隊。與傳統的水泥生產不同,數字化轉型創新需要依托于強大的“智力”支持,因此“人”的因素至關重要。華新水泥大膽組建業界第一個數字化部門:數字化創新中心,合并了公司數字化和IT職能,并且聘請擁有30年行業經驗的海外引進人才湯峻。
殷曉輝表示,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海外及國內信息化和數字化經驗的專業人士,湯峻為華新水泥帶來的不僅僅是打造了專業的數字化團隊,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領域的變革,更是結合華新現狀及企業文化,確定了華新水泥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總體生態構架和自主研發為主的發展路徑。
目前,華新水泥數字化創新中心不僅擁有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高級軟件開發等各類信息化人才、而且還招納了水泥行業內高級自動化控制和工藝優化相關的研究人員,并建立了完整的云生態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研發和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發體系,實現了商業應用、工業控制和人工智能應用的自主掌控,形成了“業務+技術+團隊”的數字化開發能力。中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理念創新和模式創新的方式服務水泥行業,幫助華新穩居國內同業前列。
3、務實的建設方向。作為傳統制造業企業,華新水泥數字化從不玩“虛的”,有著鮮明的實干特點。
殷曉輝表示,“在華新,數字化團隊并不是一個職能部門,而是一個業務部門,我們所有的數字化技術方案都立足于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滿足華新業務發展的各種需求”。
李葉青總裁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管理變革;數字化不直接產生效益但是增強企業競爭力。 湯峻認為“這中間更多講的是對業務管理帶來的影響以及和業務的關系” ,作為生產制造型企業,華新水泥需要實現的是數字化與業務的融合,并在企業數字化的道路上形成自己的數字化內部生態。
未來工廠:技術替代人工 讓工廠具備思維能力
對于華新來說,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是降低成本、能耗,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滿足環保以及安全生產的要求,而這一目標目前正在逐步實現。
今年6月,華新水泥首家智能工廠在祿勸工業園完成驗收交付,這是華新水泥數字化轉型取得的重要標志性成果。華新智能工廠的交付標準對比同行業,交付標準更高,目前行業內的智能工廠偏重于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方面,而華新此次智能工廠的建設實現了業界最困難的“IT+OT”融合,全面覆蓋工業智能、商業智能和管理智能三個領域共計25個子系統,涵蓋營銷、采購、物流、生產、一體化、人力資源、數字化管控等,實現水泥礦山開采、原料采購、生產制造、渠道流通全過程可視化、網絡化、數字化,從而提高生產運營質量和效能,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境,有效降低安全風險。華新智能工廠采用“華新制造”模式,以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為指導策略,打通工業、商業與管理三大領域的業務與數據,做到智能工廠核心技術的全面自主掌控,有利于提高項目推廣效率和質量,極大地降低了總體實施成本。
無疑,當前的成果為華新水泥數字化轉型開了一個好頭。通過自主創新、自主研發,華新的生產運營數字化集成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客戶服務等全要素內容,形成業務閉環,不過,這并不是最終的目標。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李葉青總裁有一個很全面的構想,即要通過工業智能化和商業智能化,幫助企業實現業務上的轉型。在生產運營環節,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打通各個業務環節之間的壁壘,在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工廠管理閉環的基礎上,建立和優化數據治理機制,提升數據資產質量,發揮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據的價值和作用,并逐步從服務業務、支持業務向驅動業務、創新業務延伸,從數字化到“數智化”發展。
為此,華新水泥建設了覆蓋水泥、混凝土、骨料、環保、銷售、采購、物流等主要業務的數字化管控中心,即在工業智能、商業智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IT、OT之間的數據共享和融合,從結果管理升級到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管理,實現整體集團業務的預警監控、指揮調度和決策支撐。
李葉青總裁在數管中心參加營銷策略會議
根據殷曉輝的介紹,接下來華新水泥將繼續通過AI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與工業生產的深度融合,進一步降低生產線對人的依賴,逐步用技術替代人工,打造無人工廠。同時,華新水泥將重點將進一步打通引入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數據流通,實現工業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讓企業具備人的思維能力,為生產經營提供更加科學的決策支持。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