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
山東省省政府關于今后3年全省工業結構調意見。這個以工業主體為對象的調整方案,突出體現了高新技術對山東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
改造一批。山東省的造紙、釀酒、化肥、水泥、農機、紡織、塑料7個傳統產業指標均屬全國前列,但與發達國
家相比,生產集中度低、產品檔次低、技術裝備水平低。山東省決定,每個行業招標選擇3至5家,投資138億元,采
用高新技術嫁接改造,使其產品檔次和質量達到國內乃至世界先進水平。
轉移、淘汰一批。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山東工業狀況,今后3年,山東省將限制淘汰52種落后工藝產品,把輕工、
機械、建材等6個行業的27種產品轉移到省外或國外生產,使全省企業在省外銷售收入達到2800億元。
山東省政府在制定這一調整方案時指出,傳統產業在山東歷史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過輝煌業績,但買
方市場的形成,產品供過于求、生產設備嚴重閑置的矛盾日見突出,尤其是中國“入世”在即,必須對工業結構
“動大手術”。
據了解,山東省在這次調整中強調,傳統產業的改造不再鋪新攤子,要突出技術含量;骨干優勢產品的壯大著
重技術創新,創名牌產品;高新技術產業集中優勢,創造環境。整個方案貫穿了高新技術的主旨思想。按照“四個
一批”的步驟,省政府精心選擇對象,分別制訂實施意見,明確資金來源、技術保障、優惠政策和組織領導,大部
分具體到行業、企業和產品。通過3年調整,到2002年,投入660億元,新增工業產值1780億元,傳統工業和骨干產
品的市場占有率鞏固提高,涌現一批國家級名牌產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00億元,占到工業總產值的10%以上。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