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集團純低溫余熱電站順利投產
由大連易世達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設計承建的山東山水集團兩條2500t/d熟料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已分別于2007年1月22日及2月5日投入生產運行,兩個項目均采用的是第二代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即:主蒸汽參數為2.29MPa-370℃、冷卻機采用雙取風方式、汽輪機采用補汽式汽輪機組。其中一條熟料生產線余熱發電裝機為4500KW補汽式汽輪機組,目前實際運行發電功率為740kcal/kg熟料—3600~4200kw(平均發電功率大于3800kw);另一條熟料生產線余熱發電裝機為1980年生產的3000 kw快裝機組,目前在僅投入窯尾SP余熱鍋爐、窯頭ASH余熱過熱器(窯頭AQC爐不投入)時,機組實際發電功率已經達到760kcal/kg熟料—2900~3000KW(平均發電功率大于2900kw),如果將汽輪機組更換為4500KW補汽式汽輪機組,其發電功率可確保達到4200~4500KW。
上述兩套機組從運行情況來看,整套電站系統調整控制簡單、方便而且非常適應水泥生產線的波動,實現了在不影響水泥生產、不增加熟料熱耗、保證電站設備使用壽命的條件下提高余熱發電量的目標,使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水平無論是熱力系統技術、國產主機設備設計制造技術還是余熱發電能力、整套電站系統調整控制及對水泥生產線波動的適應性、確保電站設備使用壽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達到了全新的水平。
在上述兩個項目投產(2007年1月22日)之前,國內已投產的其它水泥窯純低溫余熱電站(日本KHI贈送原安徽寧國水泥廠的余熱電站除外)均采用的是第一代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即:主蒸汽參數為0.69~1.27MPa-280~340℃、冷卻機采用單取風方式、汽輪機采用補汽式或不補汽式汽輪機組,對于2500t/d熟料生產線其發電功率為2800~3100kw,對于5000t/d熟料生產線其發電功率為5500~6300kw)。第一代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填補了我國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國產化的空白,為我國進一步發展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奠定了基礎,但由于熱力系統構成、主蒸汽參數等的限制:一方面使整套電站系統的運行不能很好地適應水泥生產線的波動而將損失電站設備使用壽命及電站運轉率;另一方面使余熱發電能力不能達到在不影響水泥生產、不增加熟料熱耗、保證電站設備使用壽命的條件下應該達到的發電功率。類比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第一代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水平相當于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水平。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