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線開建將提升冀東水泥華北市場地位
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水泥)日前發布公告稱,將斥資15億元新建3條水泥生產線及余熱發電項目。
在過去的2006年里,獲益于子公司的相繼投產以及成本費用下降、產品均價提高,冀東水泥2006年業績同比大幅上升50%~100%。不僅于此。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對在生產原料中摻有不少于30%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燒煤鍋爐的爐底渣(不包括高爐水渣)及其他廢渣生產的水泥,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冀東水泥2006年12月27日收到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退還增值稅2289萬元,全年累計收到5789萬元,較2005年同期累計收到的增值稅退稅5500萬元多出了289萬元,這構成了2006年冀東水泥利潤的一部分。
斥資15億元提升產能
1月28日,冀東水泥董事會審議通過決議:投資15億元,分別在唐山市豐潤區馬蹄山礦區和馬頭山礦區,各建1條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帶余熱發電項目。同期,其控股子公司唐山冀東水泥三友有限公司也將在唐山市古治區巍山石礦建設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帶余熱發電項目。
這3條生產線建成后,將為冀東水泥帶來477.4萬噸/年的水泥產能增加。屆時,冀東水泥的總產能大約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5%。除了進一步穩固其在華北水泥市場的龍頭地位之外,還為它下一步的區域整合增添了砝碼。
實際上,這正是冀東水泥自2004年啟動的“鞏固華北、挺進東北、開拓西北”三北戰略中的一步。依據三北戰略,冀東水泥要在五年內形成4條年產18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2條年產16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4條10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5條年產100萬~20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在建1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和1條年產120萬噸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而2007年開春的擴張之勢頗有大張旗鼓的意味。
數字水泥網高級工程師孫鈐表示,穩固華北市場,深入陜西腹地,冀東水泥的市場布局在2006年的西部開拓略有斬獲之后呈現網狀,把西北、華北和東北市場對接到了一塊。
在華北,內蒙古、唐山、天津、灤縣、三河的9家水泥公司各自雄踞一方,穩步擴張;在東北,冀東的蹤跡從沈陽、吉林到扶余,從遼陽到鞍山,陣容強大,大有挑戰吉林亞泰水泥的勢頭;2006年冀東水泥依托與德國海德堡的合作,其控股的陜西扶風和涇陽兩地的水泥有限公司在海德堡加盟之后,競爭力和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冀東水泥在西北水泥市場撕開了一道口子,并為下一步的作為做好了鋪墊。
華北市場影響力與日俱增
北京歷來是周邊諸多水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由于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北京的城市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量開始放大。目前,北京水泥市場需求量為2000萬噸左右,當地企業的水泥供應量仍然存在缺口,巨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缺口使北京一直是企業爭奪華北地區的市場焦點。
雖然冀東水泥和金隅集團占據著較大的北京市場份額,但由于市場需求量巨大,冀東水泥和金隅未能主控市場,過度分散的市場格局還吸引著周邊山東、河南等地水泥企業的目光。短時期內北京水泥市場過度分散的市場格局不會馬上被改寫,這也給冀東水泥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盡管如此,冀東水泥新建的幾條生產線和余熱發電項目正是國家發改委大力倡導的,憑借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企業規模優勢,冀東水泥在北京地區進一步做大局面可謂是水到渠成。
和近年來頻繁涌入華北角逐北京市場的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的多家水泥企業相比,冀東水泥的交通便利優勢和規模優勢將幫助其在激烈的紛爭中略勝一籌。
從地理位置來看,冀東水泥總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處于京津唐三角腹地,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區域優勢突出;從國家的發展規劃來看,冀東水泥處于國家重點發展的環渤海經濟圈范圍內;從地區內發展機遇來看,未來幾年內,冀東水泥所在華北地區的曹妃甸、濱海開發區及京滬高鐵等重點工程將陸續進入施工期,這些建設將拉動水泥產品的長期需求。
業內人士給出的分析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冀東水泥將充分受益于環渤海和曹妃甸的開發。預計這兩項工程將新增1000萬噸水泥的年需求量。同時,京滬高鐵也將進入施工期,其中北京至德州段在未來兩年內的水泥需求量將在900萬噸左右,而冀東水泥產品在北京市場擁有20%以上的占有率,正成為京滬高鐵工程最有實力的競爭者。
此外,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奧運會項目的建設進入全面加速階段,這也將刺激冀東水泥的產品銷售。業內預測,受益于2006年的水泥產業政策及曹妃甸、濱海開發區及京滬高鐵等重點工程,冀東水泥新一輪大跨步發展的機遇即將到來,其在華北地區的影響力也將與日俱增。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w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